楠木軒

兩三歲的孩子管不住?教你幾招,無需打和罵哄得孩子團團轉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健康

  人的一生具有三個叛逆期,而2~3歲的孩子,正處於第一個叛逆期——“嬰兒叛逆期”中。因此,教育兩三歲的孩子,對於家長來説可是一個難題。同事經常訴苦説自己兩歲的寶寶聽不進好話,哄他他也不聽。吃飯的時候要他拿好勺子,他卻把米飯故意倒到桌上,實在忍不下去了,只好動手打一頓,孩子才會安靜下來。

  為什麼兩三歲的孩子還需要打和罵?好好講道理不行嗎?難道嬰兒叛逆期就這麼恐怖麼?實際上不是的,不能完全歸咎於孩子,而是我們的教育有問題。

  兩三歲的孩子思維模式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加上語言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一味地灌輸道理,只會讓孩子更加急躁,他們不僅聽不進去,還難於理解。因此,我們要用言簡意賅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拒絕長篇大論。

  雖然孩子可以與我們交流,但是對於父母的要求,孩子的執行力也有限。何況家長的話裏,還常有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彙。就算孩子聽懂了,想要按要求做,也不一定可以辦到。

  因此,把問題歸於孩子是不恰當的,打罵教育只會威嚇到孩子,給他們的幼小心靈留下陰影,並且疏遠與父母的關係。這種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遠。

  兩三歲的孩子管不住?教你幾招,無需打和罵哄得孩子團團轉

  一.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

  常説“習慣成自然”,根據科學研究,對於一件無法持之以恆的事情,只要堅持了21天,就可以將其變成習慣。對於孩子而言也是一樣,只有規律的作息,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用自然的力量去約束孩子,勝過外在的“棍棒教育”。我們知道,人的反射是可以設定條件的。

  比如説在孩子要洗漱的時候,我們定一個小鬧鐘,鬧鈴可以是“蛙聲”或者其他有趣的聲音。不僅增加了儀式感,以後還可以讓孩子養成聽到鬧鐘就去洗漱的習慣。家長也可以把每日的計劃做成小卡片,串起來或者貼在牆上,讓寶寶根據計劃安排一天。如果順利完成了,就給孩子一些適當的獎勵。

  二.轉移注意力

  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説,轉移注意力是一個絕妙的教育方法。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情緒化,易激動和哭鬧。如果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快速緩解他們的情緒,避免一場“狂風暴雨”。轉移注意力只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就可以,圍繞着“興趣”二字展開。

  比如説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愛看的電視節目,再或者是糖果。只要能逗孩子開心,就是有用的工具。常言説,孩子越大越難騙,兩三歲的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分辨意識,因此光説話是不能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的。任何滑稽、有趣、搞笑的事情,都能感染到孩子,讓他更願意配合我們,聽我們的話。

  三.讓孩子以自己為豪

  傳統的教育總是就事論事,孩子不聽話了,就要接受批評。大人總覺得“批評使人進步”,甚至不分場合就指責孩子。然而這種消極的評價,只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變得更加膽怯,甚至自暴自棄,妄自菲薄。現在一件事情批評了孩子很多次,他也許就再也不會去做。那麼為何不轉變思維,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榜樣,以自己為豪呢?

  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鼓勵。比如吃完了飯,可以誇孩子知道糧食的寶貴;自己洗了澡,可以誇孩子長大懂事。當他們接收到了讚美,就更有動力去約束自己,良性循環也就養成了。但是不要在後面加其他否定的話,如“早這樣不就好了嗎”,這也會打擊到孩子。

  如果採用了以上幾種辦法,孩子不僅會更聽話,父母也能享受到教育的滿足感。因此,合理的教育遠比打罵來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