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羊城晚報·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深受潰瘍性結腸炎的困擾,2007年9月12日他曾經因病辭職,入院接受治療。2020年8月28日為避免因為舊疾惡化,他再度宣佈辭職。
據記者瞭解,潰瘍性腸炎是消化內科的一個疾病,它和克羅恩病統稱為炎症性腸病。“以往的炎症性腸病多見於西方發達國家,在中國被認為是很少見的,但近十年來在中國的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教授陳旻湖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炎症性腸病包括兩種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目前,炎症性腸病在全球的發病率為0.5%,估計在2025年病人將會超過500萬。”
此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不過,多數研究認為,炎症性腸病可能主要由遺傳易感體質決定,免疫調節紊亂是關鍵的發病機制之一。同時,腸道菌羣和環境精神因素也是發病誘因,尤其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西化食物,有可能改變腸道菌羣,導致炎症性腸病的發生率增加。
根據我國統計資料,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高峯年齡是35歲-45歲,克羅恩病的發病高峯年齡是25歲-35歲。前者表現為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粘液膿血便伴腹痛、裏急後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後者消化道症狀主要是腹瀉和腹痛。
得了這個疾病的患者常常會感覺很辛苦。陳旻湖介紹説,它們會使腸道的內層表面變得粗糙和糜爛,患者會出現腹瀉、腹痛、便血和體重下降等症狀。
“10年來,炎症性腸病的患者越來越常見,累計這麼多年的病例,我們專科門診隨訪的病例超過4000例,每一天的門診都有100多位患者就診。但是很多人對炎症性腸病並不瞭解,很難得以正規的治療。”
不少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服藥維持治療。據記者瞭解,目前臨牀上治療炎症性腸病仍以藥物和手術治療為主。常見藥物有六大類,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和生物製劑等。這些藥物中有些用來緩解急性發作,有些用來鞏固維持,而有些兼有兩種功效。
許多患者通過藥物治療的效果較好,無需行手術治療,但3/4的患者一生中將需要做手術。當他們出現腸梗阻、腸瘻、肛瘻或腹腔膿腫等併發症時,就有手術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