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説:''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説,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但是,打完以後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4歲,雖説不聽話,但總歸是心疼的。''
還説: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後悔,生怕打孩子會在孩子的心裏留下不良的陰影,到底該不該打孩子?打了孩子後應該怎麼辦呢?
1.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
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説,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更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裏產生負面影響。
2.、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最好不要打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應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打孩子往往適得其反。這時,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你此刻的感受,讓他知道你對他剛才的行為的不滿。例如,我現在心情不好。我對你不滿意。我不喜歡你的無禮。你的表演讓我傷心等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於平靜自己的情感,也有助於他的孩子從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從而促進他們的反思。
很多父母教育孩,情緒一激動,就會忍不住動手打罵孩子,甚至有的孩子平時看到自己的父母就會害怕。前幾年網上有個新聞説的是:一位父親在教育自己子女的問題上採用一不聽話就抽打的方式,因為孩子一道題不會做,就把自己孩子身上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還説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三天一頓打,孩子上北大”。
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廣大家長採用,這樣做不僅孩子將來成功的幾率很小,還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