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一位媽媽在羣裏求各位媽媽給她支招:
“自己的孩子去遊樂園玩,被別的小孩搶走了玩具,她也不敢直接搶回來,叫她別怕搶回來,她就是站着不動,淚眼巴巴地看着我,讓我去幫她拿回來,你們説,我女兒是不是太膽小了?
平時,她在家裏膽子挺大,到外面膽子就這麼小,遇到點事就喜歡找大人出面解決,哎,各位寶媽你們家孩子會這樣嗎?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孩子膽子大起來啊?”
孩子膽子小,遇事喜歡退縮,是很多爸爸媽媽都煩惱的問題,這多半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
對於這類不夠自信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該怎麼辦呢?
我想,我們在尋找解決辦法的同時,必須先清楚不自信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心理學家班杜拉(A.Bandura)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被稱為自信心,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自信是在自我評價上的積極態度,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
我們之所以能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眼前的事情,就是自信心給了我們勇氣、力量和毅力。
孩子也如此。
總的來説,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有這麼四點。
第一點:父母的貼標籤
心理學上有個“標籤效應”,説的是一個人被別人下某種結論,就像商品被貼上了某種標籤。當被貼上標籤時,就會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
比如:
“你怎麼這麼膽小啊”
“你怎麼這麼蠢,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個笨蛋”
……
常常聽到這類沮喪話的孩子,真的就會變得越來越笨、蠢、膽小……
曾經有個教育研究組,對近萬名學齡前兒童,在組織課外活動以及課堂教學中,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特點、變化規律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跟蹤觀察和抽樣調查。
他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比如做遊戲,有的孩子十分怯懦,小朋友邀請他也不敢動;有的孩子比較遵守規則;有的則特別頑皮霸道,有時正玩得好好的,卻突然對小朋友動拳腳……不少孩子有一些古怪偏執的行為表現。
研究組通過觀察和訪問家長,逐漸弄清了原委。
原來,有些家長經常當着孩子和外人的面,或誇讚他們如何老實聽話,或數落他們不愛吃這個、不願吃那個,或無奈地感嘆“這孩子越來越頑皮,真拿他沒辦法!”等等。
講得多了,孩子的性格和行為變得跟家長的評價越來越相像。也就是所謂的“標籤效應”。
也許有的家長會説,這樣罵他,只是“激將法”,是想他變得好一點而已。但是請注意,要負面的、消極的標籤產生正面的效應需兩個條件:
1、被貼標籤者能夠理解所貼標籤是不是客觀、公正的
2、被貼標籤者的獨立性要比較強
顯然,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沒有辨知能力,對家長的説法越易於認同;其獨立性也是有限的,不容易產生“你説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給你看”的想法。
所以,不要輕易對孩子下結論,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
第二點:父母的過度謙虛
父母A:“你家孩子真聰明”
父母B:“哪裏哪裏,沒有你家的聰明”
這樣的場景,我們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遇上熟人誇獎自己的孩子“聰明”“勤快”“懂事”,低調的我們總是會謙虛的推脱。
推脱的原因不外乎有這麼兩點:
1、禮貌性的謙虛,不敢當面承認孩子的好,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激起孩子的鬥志。
2、苛求完美,認為孩子離自己心目中該有的樣子還是差了一點。
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會形成“我總是不如別人”的內心印象,缺少安全感、自信和勇氣,從而形成強烈的自我防禦和保護。
第三點:父母的過度養育
這點很好理解。
父母什麼事情都喜歡替孩子包辦,或者不讓孩子插手家裏的任何事,只讓他好好讀書什麼都不要管,就是一種過度養育。
它會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記得之前看過的一個新聞:
上海84歲的丁阿婆,48歲的兒子大衞留學歸國後,工作了一年嫌累嫌別人不好相處就不肯去上班了,天天待在家裏,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全靠丁阿婆養活。
患有尿毒症的丁阿婆,無奈將兒子起訴到法院,兒子不服:“都怪你,在我小時候事事包辦,什麼都給我弄現成的,讓我對你們太依賴,是你的溺愛毀了我。”
從小就養尊處優慣了的孩子,是吃不了什麼苦頭的,一碰到什麼難事累事,自然就退縮了。
第四點:孩子的認知不足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説:人活在世界上,認識自己,那是最難做到的。
孩子越小,對自己就越沒有清晰的認知,對自己的瞭解都是來自於最親的人,最直接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對他們的評價。
如果,父母總是給與孩子負面的評價(比如,笨、蠢等負面字眼的話),那麼,孩子就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心理。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心理?
即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研究提出,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沒人和自己玩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
在日常養育互動中,孩子獲得的感受是:我得不到幫助,我的需求沒人回應。我無法掌控,我不得不服從他人。
那麼,在今後與他人的交往中,就有可能採取放棄(反正我需要的時候不會有人來幫我)——退縮(我總是得聽別人的安排)——逃避(我做不到)的策略。
根據心理專家李子勳教授的經驗建議,我梳理出了以下6點可實際落地操作的方法。
(心理學家李子勳簡介:超過20年的內科及心理醫生經驗,家庭治療督導師,心理專欄《父母必讀》作家,中央電視台《心理訪談》特約心理專家,心理協會北京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
1、學會欣賞孩子,接納孩子
別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多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面對別人的誇讚,不要一味的謙虛否定,可以給與正面的回應。
比如:別人説“你家孩子真聰明”時,你可以回一句:“是的,他很努力,你家孩子也很不錯呢”。
這樣一來,既肯定了自己的孩子,也不讓對方難堪。
父母的肯定和認可,給與孩子的是愛與關注,是孩子自信的基石。
2、正確鼓勵與表揚孩子
與欣賞和接納一樣,鼓勵與表揚孩子也非常重要的,成人需要他人的尊重與認同,孩子也一樣。
心理專家李子勳説:在任何環境和場合中,孩子始終樂意接受大人們的讚許,特別是父母和老師的誇獎,更能使他們信心倍增。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給以鼓勵是培養他們自信自立品質的最有力措施。
鼓勵和表揚,需要注重方法技巧,才能讓孩子養成成長型思維,有積極改變自己的內在動機,否則,誇獎不對就是害了孩子。
3、要給孩子愛與能量
正面地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常跟孩子説“謝謝你,有你真好”“你能幫幫媽媽嗎”等等,讓孩子感受到他的重要性,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相信他也不想如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相信他有能力改正錯誤,並引導他怎麼解決問題,從而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
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多向孩子做正面的解釋,協助孩子建構正面、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沒有興趣愛好的孩子是非常沉悶與自閉的,開發孩子的興趣愛好,會讓孩子對人生積極,自信心增強。
可以多讓孩子嘗試,並給與孩子積極的鼓勵,當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時(正面的積極的想法),你可以説“我們試試”。
5、培養孩子的目標感
家長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不宜太難),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
孩子努力達到目標後,就會產生成熟感與自信心。
以後,在遇到難事時,也不會直接就想退縮放棄。
6、多讓孩子出去運動
研究表示:成人走路,只要把速度加快25%,就可以起到一個調節心理的積極作用。
也就是説,運動可以讓人的情緒,心情變得放鬆,讓人變得更陽光。
那些整天待在家裏的孩子,會被悶壞,長期以往,會形成內向自卑的性格。所以,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運動一下。
心理陽光的孩子,真的會更快樂更開心,真的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克服生活的困難,發掘自己的優勢。
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爾在調查了很多名人的經歷後指出:“一個人事業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學識和專業技術只佔15%,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佔85%。”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難,實現一定願望的一種情感。
有句話説: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培養孩子自信心也一樣,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