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整個社會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幾乎每一位家長都希望給自己家孩子最好的物質享受。
在家長們看來,孩子是全家人幸福的結晶,因此怎麼寵愛都不為過,但殊不知這種想法卻是害了孩子。
俗話説“慣子如殺子”,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父母的管教,長大後就會由社會來給予更嚴厲的管教。
孩子有這些行為,説明被慣壞了!1、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由於孩子出生之後,全家人都把孩子當作家庭的中心,每天圍着孩子轉,並且竭盡所能滿足孩子提出的任何條件,導致有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而不顧他人感受。
這些孩子無論長到多大,都覺得全世界任何人都應該服務於他,卻從來不會思考別人想法,因此只懂得索取卻不知回報。
這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一旦家長滿足不了他的要求,就可能對家長大喊大叫,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很愛“使喚”家長。
長大進入社會之後,這些從小被捧得太高的孩子是很難交到朋友的,他們的行為往往會讓身邊的人感到不適,同時也可能遭到身邊人的排擠。
2、沒有獨立能力
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經歷不起風吹雨打,因此凡事都要親歷親為,甚至連簡單的家務勞動都不讓孩子做。
有的孩子直到上小學還不會自己穿衣服,在電視節目《變形計》中就有一個16歲的孩子還需要家長餵飯,這就是被家長慣壞的體現。
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孩子,一般獨立能力都較弱,做事非常依賴父母。
他們在做任何事情時的第一反應都是希望父母能替他們完成,做某件事情失敗後也會把責任推卸給其他人。
走入社會之後,在“包辦式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處理問題時會搖擺不定,沒有決斷能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想尋求父母的幫助。
3、不懂禮貌
大概每個人上學時在學校裏都會遇到一個大家口中的“小霸王”,這些孩子見到長輩從不問好,在學校很愛欺負別的小朋友,把別的孩子的玩具佔為己有。
正是因為這些“小霸王”的家長們在家裏什麼事都聽孩子的,孩子説什麼都依着他,更沒有去教孩子如何做一個懂禮貌的人,導致孩子平時隨隨便便對長輩發脾氣、對其他小朋友大喊大叫。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對於很多家庭來説,孩子是全家人“含在嘴裏怕化了”的寶貝,但任何寵愛都是要有個度的。
育兒專家李玫瑾在《圓桌派》中曾經説過,家裏必須要立下規矩才能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而這些規矩最好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因為越小的孩子越好培養習慣。
“生兒育女”最重要的不僅僅是生,如果只生下孩子但不對他們進行教育,就沒有盡到父母應該盡的責任,也會因此害了孩子的一生。
【題外話】:
你家孩子有以上的幾種行為嗎?有的話快幫他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