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來説,照顧孩子是一生的責任,不過照顧孩子可不是那麼容易的。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想把孩子照顧的很好,然而事實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照顧孩子都是連蒙帶猜的。
尤其對新手爸媽來説,當孩子不會説話的時候,只要哭鬧起來他們就會手足無措,再加上孩子年齡過小,只能用哭聲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父母跟孩子的對話就顯得有點驢頭不對馬嘴。
父母常常誤會孩子的意思,導致不好的情況出現,為了避免這種發生,父母應該瞭解孩子的''嬰語''。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有兩個差不多大的小寶寶,不要以為他們是兄弟,其實他們是舅甥關係。
視頻中躺着的舅舅睡了一覺醒來,發現媽媽沒有在身邊,瞬間就癟着嘴,嚶嚶嬰地小聲哭了起來。
一旁的小外甥看到舅舅哭了,連忙用''嬰語''安慰哭鬧的舅舅,只見畫面中的小舅舅一直哭,旁邊的外甥邊小聲哭邊用自己的小手安慰着小舅舅,就好像是在用''嬰語''交流一樣。
網友對這對舅甥的反應也表現出了非常可愛的一面,有網友就説了''還有沒有個長輩的樣子了,還得外甥哄你'',還有的網友説''再過幾年,開家長會你就可以帶着你舅去了''。
從網友的言語中可以看到,雖然都是吐槽,但卻是滿滿的愛意。不過,從更深的一點中可以看到,孩子們之間確實是可以通過哭聲交流的。
如果父母想要將孩子照顧的更精細一點,不想要孩子一哭自己就什麼都不知道的話,就需要了解寶寶之間的嬰語了。
寶寶由於年紀過小,身體的語言和肢體發育系統不完善,在一定的階段不能通過説話表達自己的意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就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自己。若父母不能分辨孩子的哭聲,就會驢頭不對馬嘴。
而孩子不同的需求,發出的哭聲都不一樣的。哭作為寶寶的第一大語言,含義是豐富的,需要爸媽仔細去甄別。
新手父母需要知道的幾種''嬰語''
1.餓了肚子餓是寶寶最重要的生理行為之一。當孩子餓了的時候,發出的哭聲其實是最好理解的。
當寶寶餓了的時候,哭聲是比較響亮的,而且整個人顯得比較激動,會時不時地扭動自己的身體。這時候一般就是寶寶餓了。
不過,建議,當孩子發出上面的哭聲時,寶媽可以根據距離孩子上次吃奶的時間,看看是不是到了吃奶點了。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餓了呢?寶媽可以用乾淨的手指輕輕的在寶寶的嘴唇上觸碰一下,如果寶寶馬上伸出舌頭舔嘴唇,張開嘴做出吮吸的動作時,這就是寶寶給媽媽發出''我餓了要吃奶''的信號。
2.困了
剛出生的寶寶,一天中大概有一大半以上的時候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隨着孩子月齡的增加,睡眠時間就會逐漸減少。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孩子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睡覺,父母還可以判斷孩子的哭聲是幹什麼的,隨着年齡的增加,哭聲漸漸有了不一樣的含義。
而當寶寶困了、想睡覺時,可能之前孩子在玩耍或者吃奶,這時候小寶寶就會產生不滿的情緒,同時不斷地用手揉眼睛。
有時會開始吃自己的小手手,如果這時候父母用奶瓶或者小玩具逗孩子玩的話,小孩對這些東西就不會有太大的興趣。
當孩子張口打哈切、揉眼睛、吃手、不感興趣的時候,就是寶寶發出''我困了想睡覺''的信號。
3.拉臭臭了
除了吃飯睡覺,拉臭臭也是寶寶最重要的生理活動之一了。有時候如果父母不能及時反應,孩子就會控制不住拉在牀上或者衣服上,如果有穿紙尿褲還好,沒有穿的話,對寶媽來説又是一場災難了。
當寶寶想要拉臭臭的時候,寶寶會停止自己當時做的事情,然後臉上露出用力的搞怪的表情,手上也開始攥成小拳拳暗自使勁,臉上也會變得通紅。
通常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發出''自己想要拉臭臭''的信號了。有時候一些力氣比較大的寶寶,還會放出''氣''來提醒家長,我要拉臭臭了。
寶寶的嬰語有很多,作為父母,想要更好的照顧孩子就需要逐一地去了解關於孩子的那些嬰語,只有讀懂孩子表達的意思,才能更好的''為孩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