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過年寶寶容易“吃着了”積食發高燒,調理腸胃時可不能忘了這一步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健康

每次過年的時候,家裏除了豐盛的雞鴨魚肉,我們還會為了拜年迎客而準備足量的瓜子糖果等一堆的零食,而很多寶寶因為貪嘴就會吃多了不消化,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吃着了”積食在肚內。而積食也是引起寶寶夜裏發燒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這時候各位除了給寶寶孩子吃些清淡的飲食,還會輔助各種調理腸胃的比如七星茶、雞內金等中成藥,或是採用物理按摩的方法來幫助寶寶促消化排大便。

如果肚內積食可以順利排出,那麼寶寶就不會再出現夜裏發燒的情況,更不用服用各種退燒藥。

但是寶寶一旦腹內積食排出,那麼他就會趕到飢餓而食慾大增。這時候很多就會覺得孩子受了“罪”而主動的給寶寶“添加營養”。

然而們卻忘了給寶寶調理腸胃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積食排出後的飲食安排。

這時候寶寶的腸胃是很虛弱的,如果再次吃了生冷或是乾硬油膩的食物,那麼寶寶剛剛經受過一遍“摧殘”的腸胃根本就負擔不起這些食物的消化,從而再次“砸”在胃裏。所以這時候最好吃一些養胃的流質食物,比如軟爛的小米湯,攪拌筋道並靜置過一段時間才打入鍋內的純麪疙瘩湯。

這樣即養胃又補充了營養,還有滿滿的飽腹感,不僅適用於寶寶積食排便後的腸胃調理,就連經常腸胃不好或是腹瀉的大人也同樣適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表層最有營養的米糠在清洗的過程中極易流失,所以清洗小米的時候最好只用流水衝去表層浮灰,切勿反覆搓洗以致營養流失。鍋內放足量清水熬煮半個小時以上至小米軟爛開花即可。而且小米粥表面漂浮的一層濃稠狀的小米油最有營養,可直接做為寶寶的第一次輔食食用。

麪疙瘩湯則是用普通麪粉加清水順時間攪拌均勻,水要一點點加,攪拌成糊狀再靜置一段時間,隔夜“省”一晚上效果最好。然後鍋內清水燒開,邊攪拌麪糊邊下鍋。大火煮開轉小火,鍋邊不能離人,要不停的攪拌防止“淤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