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叫“穿破石”的野草,可以治療肝炎,對跌打損傷也有療效
“穿破石”是一種藥材的名字,這種藥材主要生長在農村空曠的石灰岩山地或土山坡上,雖然廣泛存在農村,但是卻無人問津,只在南方一些苗族地區才將其作為藥材使用。隨着後來的研究發現,這種草藥的確具有很好的藥效,尤其是對於風濕疾病和肝炎效果顯著。
穿破石別名:柘根、川破石、地棉根、拉牛入石、柘藤根、黃蛇、山黃箕、鐵籬根、黃龍脱皮、刺楮、山黃芪、野黃芪、九層皮、千層皮。穿破石呈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且1.5-62.5px;或已切成圓形厚片。外皮黃色或橙紅色,具顯著的縱皺紋及少數鬚根痕。栓皮薄而易脱落。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薄,灰黃色,具韌性纖維,木部佔絕大部分。黃色,柴性,導管孔明顯,有的中央部位有小髓。氣微,味淡。
“穿破石”這種藥材的名字,並不是因為其能治療結石,而是因為這種藥材生長在岩石旁,因為其生命力極強,能穿破岩石向上生長,故而名叫“穿破石”。這種藥材全是是寶,根莖枝條皆可入藥。味淡微苦,性涼,有較好的抗結核菌作用。除了能治療肝炎以外,在農村還用其來治療風濕關節疼痛,勞傷咳血以及跌打損傷,通利之中還有補益作用,可用於農村幹活勞傷、積損、陳年舊疾。
穿破石這種藥材在於華東、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地農村大量存在,所以並不是一種名貴藥材,在山上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挖,根莖入藥,可曬乾煎水,也可以與其他藥材配伍泡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