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二次感染?香港這則病例讓世界緊張!張文宏最新分析…
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
綜合無線新聞、香港01等香港媒體24日報道,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於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後接受檢測再度確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表示,對比該患者第一次及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個不同之處,且該患者返回香港再度確診後,入院時已檢測不出其體內有抗體,因此確定其為康復後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復陽”。
該團隊還指出,以往就有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抗體水平會在其感染數個月後逐步下降。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牀副教授杜啓泓認為,
此次出現的二次感染病例,説明確診新冠肺炎即使康復後,可能也並非“一世免疫”,新冠病毒或許會像流感病毒等一樣,長期在人羣中存在。他還表示,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現也會對疫苗的研究有所啓示。
對此,該團隊建議康復者應繼續保持防疫意識,並考慮將來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張文宏:“再感染”需等進一步科學報告
“再感染”的消息一經發布就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對此,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25日在其個人微博上表示,“再感染”病例非一般意義上“復陽”,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據,包括病毒培養,需要證實是屬於核酸陽性,還是活病毒。新聞報道級別還不能提供充分的學術信息。
但張文宏指出,“再感染”關乎免疫的持久性,也關乎未來疫苗保護的時間和重複接種疫苗的間歇時間。
這次四個月後就發生再感染,還是屬於個例,這個問題應該在更大的感染後人羣中觀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萬人感染過,如果“再感染”成立,那麼在新冠高發和流行地區,再感染會成為常態。
張文宏微博全文:
香港報道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歐洲旅遊返程,再次檢測核酸呈陽性,經港大微生物系測序證實,與此前感染病毒株存在差異,因此證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復陽”。
此前大陸、香港以及國外也多有復陽報告,但多數認為屬於無傳染性的核酸殘留,未發現有明顯的傳播證據,認為臨牀意義不大。
此次港大證實的“再感染”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據,包括病毒培養,需要證實是屬於核酸陽性,還是活病毒。同時徹底比較兩次感染病毒的核酸全序列。這還需要看港大進一步發表的學術論文,新聞報道級別的還不能提供充分的學術信息。
美國此前也有再感染報告,最終沒有全面的學術報告發表,也就不了了之。
此前全世界關注“復陽”,就是怕“再感染”。“再感染”關乎免疫的持久性,也關乎未來疫苗保護的時間和重複接種疫苗的間歇時間。這次四個月後就發生再感染,還是屬於個例,這個問題應該在更大的感染後人羣中觀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萬人感染過,如果“再感染”成立,那麼在新冠高發和流行地區,再感染會成為常態。讓我們拭目以待,同時等待港大進一步的科學報告。目前還不需要過於緊張,畢竟歷史上常見的其他冠狀病毒(如我們常常感染的感冒,就由普通的冠狀病毒引起,目前有4種,還有3種比較厲害的是SARS、MERS和COVID-19)的感染後免疫時間都遠遠超過4個月。
香港“再感染”消息若是屬實,此後全球會陸續報道,畢竟這是一個人羣免疫力持久性的問題,具有普遍性,若是此後全球還是沒有陸續的個案報道,這例患者的報道也就會停留在新聞級別,而不是學術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