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説起來照顧寶寶的人選,爸爸和媽媽相比,肯定是媽媽付出最多。所以,寶寶跟媽媽最親密一點都不奇怪,而對於男寶來説,跟媽媽之間的關係會更加親密,甚至還會有把爸爸排除在外的想法。
前幾天,閨蜜跟我們講了一個搞笑的事情:她家4歲的兒子突然跟她説:“媽媽,你以後做我媳婦吧。”旁邊的寶爸聽到這句話,頓時發火了:“你這個小傢伙,跟爸爸搶媳婦呢,她可是屬於我一個人的,被你佔用好久了。想要娶媳婦,多喝牛奶好好睡覺,長得高了,才能娶得上媳婦,否則就沒有人願意‘嫁’你了。”説得孩子嘴巴撇一撇,説了句:“那我還是讓XX(平時玩的小夥伴)當我媳婦吧!”而閨蜜當時被父子兩個人“正式的談話”憋到內傷。
等到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都會有一段時期,對婚姻很感興趣,女孩總是喜歡説要嫁給爸爸,而男孩也是把媽媽當成結婚的對象,而孩子有這樣的想法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兒童心理學認為:四到五歲的孩子處在婚姻敏感期,往往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異性當成自己的結婚對象,但是無論孩子説過多少次,換過多少次“結婚對象”,家長都不要指責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以下兩點:
以引導為主
其實孩子嘴上説着“跟爸爸或媽媽結婚”,但是並沒有真正明白結婚是怎麼回事,在他們的小腦袋瓜裏,會自動認為:跟異性結婚,那就找一個最愛自己的人,跟他永遠在一起。而對於男生來説,最愛自己的異性肯定是媽媽,而最想跟媽媽永遠在一起,自然想把媽媽當成自己的“媳婦”,而不會讓媽媽被爸爸“搶去”。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家長要引導孩子什麼是婚姻,跟孩子解釋結婚是大人的事情,等到長大之後才能考慮這個問題,家長耐心對孩子講解,孩子也會慢慢接受。
而如果在這個階段,大人責罵孩子,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甚至對婚姻產生畏懼的心理。
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而孩子之所以有跟大人結婚的想法,也多是因為“追求自由空間”的心理在作怪,覺得如媽變成自己的“媳婦”,就可以獨享媽媽的愛了。孩子有這樣的思想,也是這個年齡階段正常的想法,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父親角色的缺失,讓孩子從媽媽身上尋找更多的安全感。而爸爸多參與陪伴孩子的任務,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心理空間,他會自己淡忘之前的想法。
孩子想跟爸媽結婚,也是四五歲孩子正常的反應,説明孩子對婚姻有了最初的認識,家長面對孩子的“童言童語”不要發火,懂得引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