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執筆:張蒙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到了某一個階段,會變得特別“仇視”親人,不愛跟父母長輩講話,幾句話不耐煩就甩臉色,説重説輕都不行。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父母為此也感到煩惱不已,平時不僅要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學習成績,還要關注他們在每個時期的小情緒,要是沒照顧好,娃不樂意家長也頭痛。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孩子有這些表現,可能是進入了“仇親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變得非常強烈,對家人的話不再言聽計從,甚至還會做一些違逆父母意願的事,具體有以下幾種表現:

1、喜歡跟家長唱反調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跟家長對着幹,父母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不讓做的事,卻非得去試試。

因為孩子在青春的自我認同感十分強烈,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貫堅持自己的做事原則,對父母認同感較差,不願意被家長左右。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2、脾氣很大

他們平時就像吃了槍藥,一點就着,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情,就有可能大發雷霆,父母説一句恨不得回十句。

此時家長會感到很無奈,根本沒辦法跟孩子好好溝通,説不到兩句就着急上火。

3、“嫌棄”父母

孩子上了初高中之後,知識和想法得到明顯提升,獨立意識又很強,經常會覺得家長思想落後,觀念老套,跟不上時代。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所以有時候會對父母表現出非常“嫌棄”的態度,出門時甚至想跟他們劃清界限,裝作不認識。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孩子的“仇親”心理,多半是家長這幾個行為激起的

1、不尊重孩子

有些家長習慣性地喜歡使喚孩子,需要他們做什麼事就直接給他們下命令,事先不溝通好,也不過問孩子的意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孩子在青春期是有較強自我意識的,這種武斷的行為只會讓他們感到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激發了內心的“仇親”心理。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2、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家長總喜歡打着“為孩子好”的名義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但有時候父母希望的,且並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當他們為了不忤逆父母的意思,不讓爸媽失望,可能會勉強接受,久而久之,這種被迫無奈的感覺卻讓內心充滿了反感,從而變得叛逆。

3、喜歡貶低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是一個有自己思想的“大人”了,他們知道要面子,會害羞,但有些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還是像小時候那樣,經常在外人面前開孩子的玩笑。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次數多了,孩子當然會覺得沒面子,傷了自尊,因此會反感父母的這種行為,認為他們揭了自己短處。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避免孩子“仇視”家長,父母應注意這幾點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性格比較叛逆,越是用暴力、説教的方式對他們越不管用,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心平氣和地溝通: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1、尊重孩子

既然孩子有了自尊心,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家長不妨投其所好,好好跟孩子溝通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避免矛盾激化。

家長應用平等的態度去和孩子交流,説話語氣放好一點,少命令,多商量,這樣他們才更容易接受。

2、滿足孩子的“虛榮心”

孩子不希望別“揭短”,那麼家長平時就要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孩子在家庭聚會、朋友出遊中有被肯定、被誇讚的契機。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他們受到大人的認同之後,內心會感到十分高興和滿足,就不會覺得只有自我認同感了,對家長親戚的態度也會好很多。

3、保護孩子隱私

為了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和尊嚴,家長最好注意不要拿他們曾經犯下的錯或鬧出的烏龍事件當笑話到處傳播,孩子已經長大,有保護自己隱私的意識。

平時生活中多注意保護好孩子的隱私,維護好他們的面子,也能減少父母與娃之間的隔閡,避免被“仇視”。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總而言之,孩子進入青春期,出現“仇親”現象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家長還是應以溝通交流為主,尊重並關愛這個時期的孩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2 字。

轉載請註明: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説教打罵管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