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90克早產兒53天連闖三關轉危為安,臨時媽媽寫下“闖關日記”送給寶媽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健康

懷孕28周的孕媽突發呼吸困難,到醫院一查,左肺毀損完全不張,右側多發肺大皰,病情十分嚴重。在重症醫學科、產科、麻醉科、胸外科、新生兒科等多科室醫生密切配合下,這名孕婦誕下一名早產女嬰。

出生時僅990克的安安(化名),經新生兒科醫護人員53個日夜守護,成功闖過一關又一關。5月30日,安安順利出院,重回媽媽的懷抱。新生兒科“臨時媽媽”專門送上一本精心製作的“闖關日記”作為禮物送給家長。日記裏,可愛的照片和卡通畫、暖心的語言,見證了孩子的一天天闖關和成長,讓患兒家屬感動不已。

護士悉心照料安安並寫下“闖關日記”。通訊員劉姍姍  攝

28周孕媽突然病情危重

周女士(化名)今年28歲。4月初,懷孕28周的她在家裏咳嗽了幾天後,突然病情急轉直下,出現呼吸困難,根本不能平躺,家人趕緊將她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

肺部CT顯示,周女士肺部情況非常糟糕,左肺毀損完全不張,右肺多發肺大皰,隨時可能破裂,醫生當即將其轉入重症醫學科搶救。重症醫學科主任喻莉與團隊為其制定了治療方案。隨即,醫院迅速組織了重症醫學科、產科、麻醉科、胸外科、新生兒科等科室主任大會診。專家們經過仔細討論,一致認為大人小孩都要保,胎兒在母體多待一天,出生後存活的幾率就會增加。

第一天晚上,周女士在平穩中度過。沒想到次日中午,她突然開始出現宮縮。“不能再等了!”產科主任熊國平當即決定手術。產科、麻醉科、胸外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對手術的體位、麻醉方式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及突發情況進行了討論和預判,並制定了相應的搶救措施。

4月8日下午,熊國平主刀為周女士實施剖宮產手術。新生兒科、胸外科專家全程守候在手術枱邊。熊國平以最快的速度將胎兒安全地從產婦的子宮內取出。

術後,周女士甦醒平穩,返回重症醫學科繼續接受治療。經過十餘天精心治療,周女士順利出院。

“不讓寶爸寶媽留下記憶缺失”

出生時安安的體重僅990克,屬於超低出生體重兒。因早產肺部未發育成熟,出生後自主呼吸微弱,新生兒科團隊在手術室迅速進行氣管插管復甦搶救後,立即將其轉入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繼續救治。

“根據經驗,體重較輕的寶寶,一般會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治療兩三個月。”新生兒科護士長陳蕾介紹,“為了讓家屬及時瞭解安安救治情況,我們決定用視頻記錄下孩子每天的治療和生活,讓安安的爸爸媽媽不留下這段分隔開來的記憶缺失和對孩子的愛。”

武漢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醫護團隊正在查房。通訊員劉姍姍  攝

新生兒科的醫生和36位護士,化身“臨時媽媽”,陪她闖關,並以安安的口吻寫了一本“闖關日記”,記錄了她闖關的點點滴滴和生長髮育成長的每一天變化——

“4月8日我出生啦,由於我還不夠強壯,現在不能自主呼吸……”

“我的身邊迴盪美妙的音樂,我左看看右看看,原來是護士小姐姐在給我做智護訓練呢。”

闖關日記。通訊員劉姍姍 攝

靜脈輸液精確到0.1毫升

新生兒科主任姜紅介紹,安安當時來的時候病情危重複雜,且合併多種併發症。

因胎齡太小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凝血功能異常,並與母親存在ABO血型不合,安安出生10小時後逐漸出現了肺出血、休克、腎功能衰竭、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ABO溶血等一系列問題,病情十分危急。在姜紅主任的帶領下,結合牀旁心肺超聲綜合評估,給予液體復甦、止血、輸血、抗感染、糾酸、維持內環境穩定等一系列搶救後,安安的生命體徵終於趨於穩定。

闖關日記。通訊員劉姍姍 攝

新生兒科醫護團隊在治療和護理上十分精細,根據安安的體重、尿量及病情變化,每4小時精細計算液體出入量,靜脈輸液的液體量精確到0.1毫升。

接下來是感染關。第三關是營養關。經過長達53天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安安逐漸脱離了呼吸機,一次次闖關成功,自主呼吸平穩了,目前每頓奶量已經達到了35毫升,各項檢查指標都處於正常範圍,達到了出院標準。

5月30日上午,安安順利出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將這本特殊的“闖關日記”送給周女士夫婦,並送上祝福。

闖關日記摘錄

“4月8日我出生啦,由於我還不夠強壯,現在不能自主呼吸……”

“我住進了我的專屬小房子,醫生護士阿姨們都悉心呵護我在她們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下,即使暫時見不到爸爸媽媽,也不會孤單啦。”

闖關日記。通訊員劉姍姍 攝

“經過每日的口腔按摩,我再也不用鼻飼奶了,飯量也日益增長,看我挺厲害吧!”

“我的身邊迴盪美妙的音樂,我左看看右看看,原來是護士小姐姐在給我做智護訓練呢。”

……

闖三關

液體平衡關

新生兒科醫護團隊根據安安的體重、尿量及病情變化,每4小時精細計算液體出入量,靜脈輸液的液體量精確到0.1毫升。

感染關

醫護團隊每天進行皮膚和口腔護理,防止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特別注意俯卧位通氣,改善肺通氣和血流灌注。

營養關

由於安安的吸吮力差,吞嚥反射弱,護士每天都會為她進行口腔運動干預,幫助其儘早建立吸吮反射,從奶鼻飼到直接餵養,從最開始的每次0.5毫升、1毫升、2毫升慢慢往上加。

(長江日報記者唐智峯 通訊員劉姍姍)

【編輯:鄭曉曉】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