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總想着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別人的喜歡,能和自己的玩伴和諧相處。但有時候事實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孩子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説,在同伴之間受到排擠。
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們都很焦慮,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受到排擠?怎麼才能讓孩子避免這種問題呢?
那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到排擠呢?
1.膽小的孩子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只要大家能在一起玩,大家就是好朋友。
有些膽子比較小的小朋友,大家一起玩遊戲的時候,自己不敢參與,要麼就躲在角落裏,看着別人玩,要麼就自己玩自己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因為他不參與大家玩的遊戲,大家也就不邀請他一起玩。時間長了,他就越來越受到排擠,即使他想參加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也不會接受他。
就像一部專門記錄幼兒園小朋友相處的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裏面的許家潤,他比較內向、膽小。大家玩的時候,他在一邊看,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也被嫌棄,因為這是另外一個小朋友的位置。他多次想和大家玩都被拒絕,小朋友們也明確表示不喜歡他。
2.不懂分享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因為在家裏大人都讓着他,他覺得很多東西都是他自己的,沒有分享這個概念。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沒有教他如何與人分享。
到了和同伴一起玩的時候,他想玩什麼樣的玩具,不管別人在不在玩,上去就搶。這樣別的小朋友肯定不開心,會聯合起來排擠他。
3.以自己為中心的孩子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孩子被排擠的故事。一個小姑娘,唱歌跳舞都很棒,但大家都不喜歡和她一起玩。為什麼呢?
原來這個小姑娘仗着自己會唱歌、會跳舞,就喜歡以自己為中心。玩什麼都要自己説了算,不允許別人不聽她的。這樣的玩伴,大家都不喜歡,慢慢地就不和她一起玩。
我們找到了孩子受排擠的原因,就一起來看看,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受排擠呢?
1.要給孩子安全感膽小的孩子,常常沒有安全感,感受不到家長的愛。中國的家長比較含蓄,不喜歡把愛掛在嘴邊,認為只要滿足孩子的需要就可以了。
其實愛是孩子特別需要的,父母的愛能讓孩子產生安全感。就像樊登在《讀懂孩子的心》中寫的:一個內心有着愛和安全感的人,知道爸爸和媽媽是愛自己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打擊,都有能力反彈起來。
我們家長也可以像《愛我你就抱抱我》那首兒歌中唱的: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直接表達出你愛孩子的心。
愛和安全感,也會讓孩子充滿信心和認同感,他在和玩伴一起玩的時候,就不會去想,別人不喜歡我,不想和我一起玩,而是積極地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而缺少愛和安全感的孩子,他內心就比較脆弱,就會很敏感,受到排擠的時候,就會認為大家不喜歡自己,心裏就會變得很敏感。
2.教孩子學會分享分享,不單單是一種行為,重要的是通過分享讓孩子學會平等、學會合作。而合作是孩子社交的重要的一個原則。
有的家長可能會説,我平時也教孩子了,給孩子説要分享,但孩子就是不願意,這時候,家長可能要注意,可能是你的方法出現了問題。
在教孩子學會分享的時候,不能只説教,那樣孩子可能聽不懂,要用情景式的方式讓孩子親身感受,去體驗,通過體驗做到真正的理解。
比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個情景,讓孩子學會主動分享,如果孩子做到了,可以趁機對孩子提出表揚,讓孩子明白,分享並不是失去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大家可以一起玩,快樂也會增倍。
孩子一時受到排擠,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做好引導,孩子會慢慢融入其他小朋友的玩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