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
一位媽媽問自己的兒子,
如果媽媽掉進了水裏,
你先吃巧克力還是冰淇淋?
兒子笑着説:冰淇淋...
媽媽引導孩子説“救媽媽”,
這一秒孩子學會了救媽媽,
下一秒又重新選擇了冰淇淋,
扎心了...
於是很多寶媽開始問自家孩子,
得到的答案雖然是五花八門,
卻出奇一致地扎心。
媽媽們都發出了無奈的笑聲,
微笑着告訴自己:這是親生的!
雖然心中有點失落,但我們知道
孩子回答先吃巧克力或者冰淇淋,
並不是不愛媽媽,而是孩子
智力和語言能力還未發育完善。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
可以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特徵,
調整愛的方式與教育方法。
0-6歲,愛是陪伴
0-6歲的孩子是智力、情感、性格塑造的關鍵期,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會培養一個雙商較高的孩子。
智力
這個階段是孩子智力發育最快的時候,在「多妹小百科」大腦想聰明?7種方法“刺激”TA!一文中,曾介紹過大腦發育的原理。
家長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更豐富的成長環境,多帶孩子去走走,感受周圍的環境,刺激孩子的感官感知,激發創造力。
4歲是語言能力飛速發展的一年,家長可以跟孩子多交流,也可以增加孩子與別人交流的機會。
情商
孩子到了2歲的時候,情感就開始發展了,完整的情感培養才有完整的人格表現。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去響應孩子的需求,給孩子安全感。
多陪孩子玩,儘量讓孩子贏,每贏一次都會增加孩子的自信,這對孩子長大以後情商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性格
當孩子習慣了有求必應,會養成驕縱的性格;當孩子習慣了有求無應,就會養成自卑的性格。
家長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幫孩子建立對錯的概念,把教育放在故事裏,少講道理,以身作則,有助於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
6-12歲,愛是教練
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進入校園,開始接觸羣體,接觸學校和家庭的雙重教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論是智力、性格方面都有了質的變化。
但認知還相對匱乏,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干預管教,有句話説:你希望孩子變成怎樣,就要怎樣評價孩子,所以教育過程中,要保持正思維、正語言、正能量。
養成自信
自信的養成少不了肯定與讚美,當孩子完成了一個任務、改正了一個不良習慣,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這裏可以引用三明治教育:缺點夾在優點中講,批評夾在希望中講。
養成習慣
孩子的習慣要從小養成,父母要注重細節,及時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比如,當發現孩子撒謊、愛攀比、粗心大意、受挫沮喪等等,都需要父母的引導與鼓勵,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養成責任
從小讓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有助於孩子養成責任感。孩子三四歲以後,就可以幫家長做些簡單的家務,上學以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做,這些行為的培養,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設立獎懲
與孩子制定獎懲規則,有利於驅動孩子的動力,規範孩子的行為,設立獎懲時要嚴格執行,不隨意打亂規則。
12-18歲,愛是尊重
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健康比學業成績更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容易叛逆,家長需要從教練的身份轉為朋友的身份,平等交流、給予尊重,對孩子多關心、多溝通、多撫摸,向孩子傳遞理解、信任、尊重的信息。
同時多鼓勵孩子培養閲讀習慣、參加團體活動,在安全的前提下,行萬里路,想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家長也需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為了教育孩子,爸爸媽媽們都付出了哪些努力呢?你是否問了孩子掉河裏的問題,孩子是怎麼回答的呢?
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