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對於孩子來説,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就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其實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它的主要表現是手、足、口腔的皰疹,名稱也是因此而來的。
所以,如果發現寶寶手掌、足心、口腔有紅疹或水皰疹,就要考慮有可能是手足口病。
當然,也不僅僅是這三個地區,類似的皮疹也可能出現在膝蓋、臀部、腹股溝區、甚至上肢。因為病毒會隨着血液循環,在全身各處引起炎症反應,從而形成皮疹。
在出疹子之前,有些孩子會發燒1-2天,如果是口腔內出疹子的孩子,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影響飲食。
一般而言,手足口病常見於5歲以下的兒童,沒有明顯的地區性限制,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病,高發時期為4-6月,冬季則較為少見。
手足口病有哪些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發熱出疹性疾病,具有傳染性,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以下兩種:
- 接觸傳播
比如説話時的飛沫傳播,或者是小朋友接觸了感染者皮膚表面的皰疹液等,都可能被傳染。
特別是幼兒和學齡前的兒童,經常近距離玩耍接觸,又不能很配合地戴口罩、做好手部衞生。所以,一旦這些孩子身邊或周圍有“傳染源(患者)”,這些傳播途徑又沒有得到預防或者很好地切斷時,就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
- 間接傳播
這種病毒會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間接性傳播,就會有污染周邊環境的風險,比如玩具、餐具、衣物、手、食物、泥土、地板和水等。
寶寶如果吃了帶病毒的食物,或者嘴巴接觸了這個帶病毒的物品,就會被感染。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大多數的手足口病症狀都比較輕,不需要特殊治療,但需要警惕的是,少部分的寶寶患病後,會發展為重症手足口病例,因此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
- 症狀輕微的情況
一般來説,手足口病和感冒一樣,會在1周內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療,家長所能做的是儘量做好預防工作。
①預防寶寶脱水
因為寶寶口腔內有皰疹,所以嘴部的疼痛可能會影響寶寶進水進食,再加上有些寶寶可能會發熱,導致出汗增多,如果不加以重視會使得寶寶出現脱水症狀。
因此家長需要少量多次給寶寶喂水,可以選擇用偏涼的水,或者讓寶寶用吸管喝水,減輕喝水時的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給寶寶喝酸的液體,以免加重嘴部的疼痛。
如寶寶因疼痛拒絕進食進水,出現尿少等脱水錶現,家長們需要及時帶寶寶去兒科就診,輸液補充水電解質,來緩解脱水的症狀。
②注意寶寶飲食
因為口腔皰疹會形成潰瘍,所以在飲食上要儘量給寶寶食用烹飪軟爛或流質等偏涼偏軟的食物,儘量緩解寶寶的疼痛,比如温的粥、米糊。
而且飲食還是要以易消化為主,儘量避免過鹹、過酸、辛辣、或過燙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否則,當食物接觸到口腔皰疹處,寶寶可能會被刺激的加劇疼痛。
如果天氣炎熱的時候,家長們也可以讓寶寶吃一些冰淇凌,起到冷敷和補充部分熱量的作用。
③不要胡亂用藥
手足口病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家長們不要擅自給寶寶吃抗生素或者什麼偏方、土方。
因為手足口病主要是腸道病毒感染,抗生素起不到治療作用。
如果寶寶發熱,體温超過38.5度,或者因發熱感覺到很不舒服,可以給寶寶服用美林、泰諾林等退燒藥,幫助緩解發熱帶來的不適。
- 症狀嚴重的情況
如果患手足口病的寶寶年齡不滿3歲,病程在3天以內,且同時出現了以下嚴重的症狀表現,那麼有可能會發展為重症病例,家長需要警惕,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①持續高熱
寶寶體温大於39℃,常規退熱效果不佳。
②呼吸異常
這個指的是寶寶呼吸增快、減慢或呼吸節律不規整(一會呼吸快一會呼吸慢)。
③神經系統異常
寶寶出現眼球震顫或上翻、頭痛、吸吮無力、嘔吐、精神萎靡、易驚、肢體抖動、坐立不穩等現象。
④循環功能障礙
寶寶心率增快(>160 次/分)、出冷汗、手腳發涼、皮膚髮花(皮下血管明顯)等。
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手足口病比較有效的手段。
當然,有時候已經接種了疫苗,寶寶可能還會得手足口病,這是因為目前市面上的手足口疫苗主要是針對腸道病毒71型(EV71)的單價疫苗,而EV71也是造成手足口重症的主要元兇。接種疫苗後,再患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幾率很低,但仍可能出現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腸道病毒而患病。
另外,如果寶寶已經患過手足口病,如果能確定既往的手足口是由EV71引起的,就無需再接種EV71疫苗。如果是其他腸道病毒血清型感染所致,或者沒有檢查哪類病毒感染的,建議還是接種一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