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今天開始我們來連續講幾篇清熱燥濕的中藥。

這類藥祛濕熱力度強,但苦寒之性及燥性偏強。

所以用的時候,那種寒濕的需要配合温藥。燥易傷陰,對於陰虛的要適當養陰。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黃芩,出自《神農本草經》。

是採集一種叫黃芩的草的根部來入藥。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春秋二季採挖生用、炒用或酒炙用。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野生黃芩

性苦,寒。歸肺、脾、胃、肝、膽、大腸、膀胱經。

看這個歸經就多了,説明它治療的範圍廣,可治肺,可治脾胃,可治肝膽,可治腸道膀胱。

具體的功效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怎麼來運用它呢?

從它的功效來入手,我們分四種情況下用它。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第一個就是濕熱比較重的情況,能清泄脾、胃、肝、膽、大腸及膀胱諸經的濕熱,因其既可清熱燥濕,又善人肺、膽經以清氣分實熱,並退壯熱,故濕温及暑濕病,濕熱鬱阻氣分,身熱不揚,胸脘痞悶,噁心嘔吐,舌苔黃膩等證,本品較其他清熱燥濕藥多用。

常與化濕、行氣藥及利水滲濕藥配伍,清熱與除濕並施,兩解膠結之濕熱邪氣。

《温病條辨》黃苓滑石湯,治熱藴結中焦,其與豬苓、白豆蔻等同用。

《重訂通俗傷寒論》篙芩清膽湯,治濕熱鬱阻少陽膽經,其與茯苓、枳殼、陳皮等藥同用。

治濕熱淋證,可與木通、竹葉等利尿通淋藥同用,如《本事方》火府丹。

治濕熱瀉,可助黃連,以增強清熱燥濕、解毒的效果,如《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

治濕熱黃疸,可作茵陳、梔子等利濕退黃藥的助藥。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第二個就是用於瀉火,黃芩善於清上焦的火氣,所以常用於肺熱咳嗽及外感熱病邪在少陽,用於肺熱壅,清肅失司,咳嗽痰黃等證。

單用有效,如《丹溪心法》清金丸。

與膽南星、瓜仁、杏仁等清瀉肺熱藥或止咳、化痰藥同用,以增強作用,如錄自《醫方考》清氣化痰丸。

黃芩長於清半表半里之熱,常配伍柴胡以疏透外入少陽之邪、共收和解少陽之效,如《傷寒論》小柴胡湯。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第三個就是用於解毒了。常用於癰腫、咽痛,且多與解毒消癰或解毒利咽藥同用,如《萬病回春》清涼散、其與山豆根、連翹、桔梗等同用,主治熱毒壅結所致的咽喉腫痛。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第四個就是它的涼血止血功效了,一般是用於熱證引起的出血。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除了上述的功效,黃芩還有清熱安胎之效,可用於妊娠熱盛,下擾血海,迫血妄行,或熱傷胎氣而胎漏下血,胎動不安者。

與白芍、沙蔘、地骨皮等養陰清熱藥同用,如《揣摩有得集》安胎飲。

血虛而有熱者,與當歸、白芍、白朮等養血安胎藥同用,如《壽世保元》安胎丸。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現代的藥理成分研究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黃芩含黃類化合物,並含苯乙糖酸、揮發油、苯甲酸、B-谷甾醇氨基酸、糖類等。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水煎劑在體外對多種致病菌、流感病毒、鈎端螺旋體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黃芩和黃素能抑制被動皮膚過敏反應,對實驗性氣喘有效,有抗組織胺、抗膽及罌鹼樣作用;並有解熱、消炎、降血壓、鎮靜、利膽、保肝、抗氧化、降低血清膽固醇及毛細血管通透性、抗血小板案集、抗凝血解痙、抗氧化、利尿等作用。

好了,今天的中藥科普就到這裏了,有收穫,體會歡迎留言,歡迎一起每日打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6 字。

轉載請註明: 黃芩,清熱燥濕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證,但要預防傷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