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説謝謝你,知道長大以後才知道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鬆的樣子,微笑着説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託清風送去安康。
這是一首唱給父親的歌,爸爸給了我們太多,等兒女想要報答的時候,可能卻身不由己,多想在慈祥的父親跟前盡孝,像童年一樣朝夕相處,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有多少孩子,因為所謂的自尊心和麪子,怨恨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沒有把他生在富裕的家庭,而做出了傷害父母的事情。
在一趟地鐵上,一個穿着樸素的父親,從自己的上衣口袋裏拿出幾張疊得整整齊齊的零錢,遞給距離自己一米遠的孩子,但孩子卻搖頭拒絕,父親伸出的手尷尬地停留在空中,最後無奈地收回,看到旁邊的人在看他,臉上流露出尷尬。
於是連忙裝着很忙的樣子,又開始不停地整理口袋,而身邊的孩子揹着書包,鏡頭不曾照到他的臉,猜想是個十幾歲的少年,這些錢可能是爸爸辛苦一天才掙到的,除去必要的開銷,把剩下的都留給了孩子,而孩子卻故意離爸爸好遠,當做一個陌生人, 可能是嫌棄爸爸穿得丟人,可能是嫌棄爸爸給他的錢少,總之,這對父子或者父女,一個殷切地討好,一個避之不及,父親的舉動,讓人看得心酸。
有人説,我的父親剛去世半個月,每當我想起他就會很後悔,感覺陪在老人身邊的時候太少,後期父親病重,看起來那麼痛快,我沒有能力讓父親痊癒,他那麼年輕就走了,這是我最大的遺憾,請珍惜老人吧,別等到後悔的那一天,好好善待我們的父母,此生別留遺憾。
也有人説,孩子,有一天你一定會為自己的這個行為後悔不已,初中時爸爸來看我,因為我考上的是不錯的高中,周圍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我不願意回去,一個月才回家一次,爸爸就從山裏出來,路上花費幾個小時,給我送小魚炒鹹菜,我直接沒去門衞口見他,等他走了才去拿,很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那是我的父親,也很不願意讓人知道我的出身,後來覺得那很自卑,還有我那可憐的自尊心,很多年後,我都被自己的這件蠢事折磨,我母親後來告訴我,父親是笑着去看我,哭着回來,回來好久心情都很低落,直到我父親去世,我都沒有跟爸爸説一句對不起,欠父親的這輩子都還不完。
為什麼孩子會因為窮,嫌棄甚至是憎恨父母?
不得不承認,孩子之間也是存在比較的,有的孩子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吃穿用度都是比較好的,而窮人家的孩子,條件自然要差一些,這種差異會讓孩子產生攀比的心理,富人家的孩子,產生了強烈的優越感,而窮孩子則感覺到自卑,當他強烈想要擁有某樣東西的時候,就會把希望寄託在父母身上,最後無能為力,繼而對父母產生怨恨。
而孩子強大而脆弱的自尊心,很不願意讓同學們看到落魄的父母和普通的家庭,他會害怕遭受到嘲笑和背地裏的議論,這其實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什麼樣的孩子,會更容易嫌棄父母呢?
1、過分被溺愛的孩子
現實中有很多孩子,明明擁有普通的家庭,卻要求吃好的,穿好的,讓人以為他家裏很有錢,這就是俗稱的窮人家的“富二代”,這樣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被父母捧在手心裏長大,享受着家裏最好的資源,時間長了,他就會把索取當成理所應當,當謊言被拆穿,父母無力再為他的高要求買單的時候,他就會怨恨和嫌棄父母。
這也跟家庭教育有關係,父母寧願自己吃苦,也要把最好的給孩子,這反而害了孩子,要知道,孩子應該對自己的家庭享有知情權,這裏也包括經濟情況,不然孩子就不知道感恩,還以為父母掙錢很容易,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2、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
嫌棄家裏窮,繼而嫌棄父母的孩子,一定是無藥可救嗎?現在下結論未免太早,很多孩子心智並不成熟,當自尊心和能力不匹配的時候,難免把怨氣撒給父母,但隨着年齡的增大,他們慢慢了解到父母的不容易,也會變得孝順和懂事,所以,也要給孩子一點時間,不要上來就進行否定,總有一天,他會為自己曾經嫌棄過父母而後悔,尤其是有了孩子,才知道父母有多不容易。
所以,嫌棄父母的孩子,最後都有兩種出路,一種是破罐子破摔,把父母嫌棄到底的,覺得父母沒本事,滿足不了自己的願望,另一種就是體諒父母,在生活的磨礪中體會到了父母的各種艱辛,最後憑着自己的努力,讓父母過上了好日子。我們願意看到第二種孩子,但更願意更多的孩子成為下面的第三種。
一位女孩的媽媽是環衞工人,每天都在路上打掃衞生,可是這個女孩不但不嫌棄媽媽,還幫着媽媽幹活,有的同學會嘲笑她,可是她卻理直氣壯的反駁,我媽媽不掃地,會有這麼幹淨的路嗎?女孩讓媽媽非常感動,也深深為自己的工作自豪,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嫌棄家裏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多孩子體諒父母的不容易,還會主動幫忙分擔,用自己的力量減輕家裏的負擔。
如何跟孩子討論家庭條件的優劣?
很多孩子會問到父母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家裏這麼窮,別人家裏都是有房有車,家裏特別大,為什麼咱們的家裏這麼小,連個汽車都沒有?
其實,父母完全可以坦誠不公地跟孩子討論這個問題,一個媽媽就做出了良好的示範,他告訴孩子,父母因為能力有限,所以家裏的條件得不到改善,但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他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
一個人的出生無法選擇,炫耀家庭優越的孩子,只能説明他有一個很厲害的父母,但這些跟他沒有一點關係,憑藉自己的能力掙來的成績,才值得拿出來炫耀,不如跟有錢的同學打個賭,看20年以後,我們兩個不靠任何人,誰更厲害?
媽媽給孩子建立了信心,告訴孩子,現在主要的精力是學習,為何不把這種攀比的心態,轉移到學習上來?大家都向學習更努力的孩子學習,讓班裏展現一種正能量的必學趕幫超,這豈不是更好?孩子聽了,再也不會因為家庭條件不如別人而悶悶不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