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是“發物”,受傷以後不能吃?有沒有科學依據?
你有沒有聽説過這樣的説法:受傷之後,不能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
那麼,這種説法有道理嗎?
關於受傷之後忌食“發物”的話題,從古至今均有提及,在民間廣為流傳,但對於“發物”的定義,並未在經典的傳統醫學典籍中明確説明,而且對於其產生作用的機制也缺乏闡述與證據,在關於海鮮忌口的問題上亦如此。
事實上,身體受外傷之後癒合的過程比較複雜,受多重因素影響,可以大概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大方面。所謂內因主要是身體健康狀況,如果身體本身存在營養不良,或是某些代謝性疾病,又或是蛋白質缺乏導致的免疫力缺乏,都會影響傷口癒合進程,甚至導致預後較差。而外因則包含更多,其中以由病原體和傷口異物等引起的感染影響最大,但海鮮等食物並不在外因之中。
與謠言相反的是,現代醫學認為外傷病人作為特殊人羣,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蛋白質,適當提升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自愈能力。在臨牀上,也會建議外傷或術後患者在飲食上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比例。海鮮類食物多富含優質蛋白質,因此有利於傷口癒合。另外,一些深海魚類還富含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DHA),有助於創傷患者修復神經系統,調節炎症免疫反應。
為什麼海鮮會被誤會?
既往,之所以會誤認為海鮮可能影響傷口癒合,可能是由於對傷口癒合機制和過程缺乏瞭解,對食物的功效也缺乏足夠認知。與此同時,海鮮可能會攜帶一定的病菌,尤其是新鮮程度較差的情況下致病菌含量較多,若在加工處理過程中沾染到傷口,或者食用後引發腹瀉、中毒、過敏等問題,確實不利於傷口癒合,甚至導致化膿或者更加嚴重的合併感染等情況發生。
由此可見,安全食用海鮮其實不僅不會延緩傷口癒合,其富含的優質蛋白質更有助於提升身體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究竟是否需要食用海鮮,建議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同時注意食品安全,從正規渠道購買,並充分煮熟後再行食用。
【來源:上海長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