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別讓你的執念毀了孩子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健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吳曉樂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我都是為了你好!”“難道我會害你?”“除了我,沒人管你!”……這種“道德綁架式”教育理念,假以愛的名義,充斥於很多家庭,在所謂的“理所應當”中,把孩子束縛起來。強制他們按照父母的意願成長,真的是為孩子好嗎?對此,作家吳曉樂果斷説“不”,她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寫道:“任何的修飾和美化,都是對那些傷痕的背叛。我想要你和我一起,凝視那些臉,凝視一個已經被淡忘的初衷——把孩子帶到這世界上的初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雖是探究教育本質的書,卻沒有向家長灌輸心靈雞湯般的建議,而是藉由9個光怪陸離、震撼人心的短篇故事,挖掘出“習以為常”的教育誤區,為孩子發聲。故事中出現的每一個母親都用力過度,她們不厭其煩地為孩子規劃人生棋局,監督他們的落子方位與節奏,並時刻予以糾正,這種沉甸甸的“愛”,讓孩子手中的棋子格外沉重。

妄想用暴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只會適得其反。“你真是沒救了!我給你的讀書環境這麼好,為什麼你就不能爭點氣?”不可否認,眼鏡仔的媽媽在生活上給予了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可在學習上卻極為苛刻,她會扇耳光和使用語言暴力。事實上,眼鏡仔的成績並不算差,可以排進全市前20%,但媽媽的要求是前10%。媽媽甚至把眼鏡仔考好成績,看作是解決婚姻不幸等問題的關鍵,“打罵”成為母子溝通的常態。在暴力的侵蝕下,眼鏡仔極為怯懦,常佝僂着身體説自己很笨,認為被打、被罵都是應該的,就像一個戴有沉重枷鎖的遊魂,無聲地徘徊在家門之外。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能用統一標準來要求他們。紀小弟熱衷打籃球,姐姐喜歡讀書,媽媽卻一味用對姐姐的標準要求紀小弟,且常常陷入苦惱:“為什麼弟弟就不能像姐姐那般願意學習呢?”媽媽明白紀小弟在體育方面有專長,可這能保證他未來有好的工作和生活嗎?出於對孩子將來的擔憂,她愈發把自己認定的目標強加到紀小弟身上,反而加重了紀小弟的叛逆心理。紀小弟的公然對抗,媽媽無疑是傷心的,這狠狠打擊了她“對孩子的一切負責”的信心,只落得個弄巧成拙。

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不是愛,而是傷害。蔡漢偉的家境富裕,媽媽整天圍着他轉,一旦漢偉遇到任何危險,她會拼盡全力保護。比如,當漢偉在遊戲中不慎受傷,她不分青紅皂白地叱罵了所有參與遊戲的孩子和家長,同時指責老師失職;當發現漢偉早戀,她把責任全部推到別人身上,並馬上給孩子轉學;當漢偉考試成績不及格,她低聲下氣地向老師求情,見老師堅持不改分數,她就對老師人身攻擊,只逼得任職多年的老師選擇離職……漢偉的媽媽自認為做得很好,為了孩子,幾乎傾其所有。可她換來的是什麼呢?漢偉雖然聰明,但狂妄自大,不愛學習,也沒朋友,與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尤其對母親充滿了怨恨!

…… ……

書中的母親,行為各異,卻都是以愛為名的施暴者。在心懷執念,把孩子培養成可供其炫耀的資本的進程中,她們甚至不知何時弄丟了自己的孩子。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它卻像一面鏡子,讓我們試着看清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愛是一種付出,然而,愛的方式需要慎重。作為父母,要時刻提醒自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不屬於任何人,他只屬於他自己。

□ 任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