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鄰居張大爺,七八十歲的年紀了,仍自己一個人過。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他的老友們很不理解,問他:“我説老張啊,你怎麼這麼想不開呢,都到了這個年紀了,怎麼不和兒女們住在一起養老,在孩子家有吃有喝的多舒坦啊,何必自己一個人這麼辛苦呢?”
張大爺聽後總是笑着擺擺手説:我和兒女們住不到一塊去,我還是自己住舒服、自在。
確實,張大爺的性格啊,和孩子們合不來。
他也不是沒有試過搬去兒女家住,這不前幾年,幾個孩子家輪流住了一圈,差點鬧得打起來。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張大爺也不是個願意妥協的人,索性就搬回來自己住了。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很多老人嚮往的一個老年生活狀態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那麼,該如何實現呢?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和孩子們住一起養老。一來老人的生活起居有人照看,二來可以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可謂是兩全其美。
但並不是所有的老人在上了年紀以後,都適合和自己的兒女們住在一起養老的。
人老了,如果做不到以下這四點,就算再想和兒女們一起生活,最好也還是算了,自己過吧。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所謂生活,就是由一些細碎的瑣事組成起來的,柴米油鹽自然是重要的,可單單就這個柴米油鹽,就可能在兩代人之間衍生出很多的矛盾、衝突。
比如,年輕人喜歡吃清淡些的青菜,一些老年人習慣了炒青菜就要多放油;年輕人喜歡炒菜最後放鹽,一些老年人卻喜歡鍋一熱就先放鹽。
有些老人喜歡一餐炒很多菜,吃不完下一餐繼續吃,也不讓倒掉,或者很喜歡做一些醃製的放很久的菜。年輕人習慣了吃多少做多少,也喜歡吃新鮮的,怕放久的吃了不安全。
因此,單單做飯這一件事,就很容易讓兩代人僵持不下,互相氣不過。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再比如,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家務活都是夫妻倆一起做,一些父母卻看不慣兒子在家幹活,明裏暗裏都是“怎麼能讓一個大男人做這些事情呢”。
本來白天就要上班的兒媳婦,聽到這樣的話自然氣不打一處來,一開始可能還會忍忍,但是矛盾積累久了,總有爆發的時候,到時候真要吵起來,兩代人肯定也沒法住一起了。
其實作為老年人啊,我們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凡事看開看淡,不要管那麼多,不要用我們的老思想去束縛年輕人。
只有當我們的行為習慣跟上年輕人的步伐,和他們的思想一致,才能和他們住到一起去,否則的話,強行住到一起也會矛盾不斷,不如自己過。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朋友離婚後,對自己的婚姻狀況很是感慨,雖然對丈夫很失望,但她説:
“公公婆婆都是有文化的生意人,説實話,我還是很喜歡她們的,而且我婆婆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老太太,如果我婚姻幸福的話,我真的很願意跟她住在一起。”
那語氣裏,看得出來,老太太深得朋友的喜歡,朋友也很欣賞自己曾經的婆婆。
這樣的婆媳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難見到的,這中間也透露出了一個信息:愛乾淨的,有着良好生活習慣的老年人,更容易和兒子兒媳住到一塊去。
而那些邋里邋遢,不講衞生,比如上個廁所尿一地也不懂得處理乾淨的,或者看着家裏一團亂也不願意動動手收拾下的老年人,和兒女住在一起就會難免有摩擦。
老年人要深刻的明白一點:年輕人和我們不一樣,很多東西我們不講究,但他們講究,倘若住到一起我們還不講究,那就容易讓年輕人厭煩和嫌棄了。
所以啊,想要和兒女住一起的老年人,一定要把自己的衞生習慣先搞好咯。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兩代人生活經歷不同,做事情的方法態度也不一樣,同一屋檐下難免會有磕磕碰碰。
倘若這個適合,老人的脾氣性格不好,是個急性子火爆脾氣,或者説兩句就很敏感,再或者心眼小之類的,就會給家庭徒增很多負面的氛圍。
又或者一些長輩習慣了自己在家的“地位”,習慣性數落兒女,或者經常對兒子兒媳的做法指指點點,就算兒子兒媳再包容,日子久了也難免會覺得痛苦。
人到了一定年紀啊,很多事情力不從心了,也要學會適當的收斂自己的脾氣,不能再像年輕的適合那樣了,該改的就改,否則和孩子們住一起兩代人都會覺得鬧心。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作者威克林曾説:“人生是海,金錢是船伕。如無船伕,度世維艱。
人這一生,除了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可以不操心錢的事情之外,其他時間都不得不考慮“金錢”,即使是一把年紀的老人,也要為“生計”發愁。
對於自己有積蓄和有退休金的老人來説,可以時不時給家裏買點東西,想買菜就買菜,想給小孩買點東西就買,想出去玩幾天的適合,也可以瀟灑走人。
但對於沒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老年人來説,和兒女住一起可能就比較憋屈了。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當然,生活是可以多種多樣的,以上的建議也只供老年人蔘考,不能固執地認為就該怎樣。
總的來説,思想能跟上年輕人的步伐,有着良好的衞生習慣,脾氣性格好,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老年人,和孩子們一起能夠住到一起,並能住得幸福的概率會大很多。
如果達不到以上幾點,那麼可能自己過日子會更舒心。
所謂家和萬事興,其實,只要兩代人能夠心平氣和的商量,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推諉、不指責,互相照顧,互相幫助,那麼一個家庭無論老人小孩,都不會過得太差。
以上,老年人要從兒女的家庭角度出發,多體諒自己的子女。
而作為兒女,照顧安頓好父母的晚年是我們的責任,不管兩代人是否住到一起,我們都要多去包容和體諒,心懷感恩。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END-
原創作品,您的點贊、評論、轉發、收藏,就是喵喵創作的最大動力哦!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我是田喵喵,關注我,進我主頁看看,和我一起探討人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8 字。

轉載請註明: 老了想和兒女住一起養老?做不到這四點,最好還是自己過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