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法國的心理學家比奈認為:智力隨着年齡而系統地增長、但每個年齡的智力發展並不相等,智力隨年齡發展到一定時期其速度不僅緩慢下來,而且不再發展。

0一6週歲是兒童大腦發展最快的時期,6歲兒童的大腦已經相當成人大腦的90%。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如果這時能豐富兒童的生活,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給予正確的教育,孩子的大腦會發育更快,上學後學習也會更輕鬆一些。國家義務教育法規定年滿6週歲的兒童才能入學,是因為:六週歲人的大腦發育才基本完成,這時才能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學科知識教育,兒童才有能力掌握所學知識。

學前教育是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是一種培養孩子人格、思維的過程。任何東西或事件都可以影響到孩子,而學前教育也是分不同年齡段的。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1、0-3歲早教階段:

早期教育能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實"早教"並不是要教什麼,其實就是在生活中給予寶寶關愛、指引,使他的心智及身體更好地發育。比如給寶寶餵奶時哼兒歌、撫摸他,多陪他説話,多帶他出門散步,洗澡時順便按摩……

這些其實都是早教的內容。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2、4-6歲大童教育階段:

此階段的兒童一般是在幼兒園中進行教育,幼兒園的任務是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説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

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學前教育是對孩子上小學前教育的總稱,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家長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上小學前家長給孩子的教育上要做好這3個準備。

準備兒童玩具:

玩具是兒童把想象、思維等心理過程轉向行為的支柱。兒童玩具能發展運動能力,訓練知覺,激發想象,喚起好奇心,為兒童身心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準備親子閲讀:

又稱"親子共讀",就是以書為媒,以閲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閲讀過程,在學生課外閲讀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準備兒童繪本:

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着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學前教育對於幼兒來説是一項特別重要的教育方式,學前教育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良好的學前教育不僅能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還能對他以後的人格品質、學習能力產生正面效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7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小學前,不幫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家長孩子都“遭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