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來訪者説:自己的媽媽總是圍繞着自己轉圈,總是在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包括自己結交的朋友都要去了解了解,每天都要跟自己打電話,經常會問這問那,彷彿自己還是一個孩子。這種感覺挺難受的,很想去擺脱,但不知道如何擺脱。
這個問題在臨牀中是很常見的,是親密關係不知道怎麼樣去保持一個度,或者距離感怎麼去拿捏。
每一個人在父母的眼中,始終還是一個孩子,始終還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所以這時候對於一個個體來説,尤其是成年的個體來説,如何做好自己的課題分離是至關重要的。
媽媽為什麼總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難道她的生活重心就是自己嗎?媽媽為什麼要去了解自己結交的朋友,難道是不放心嗎?媽媽天天給自己打電話,難道真的是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嗎?
當我們認真細膩去想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探索和自我的成長。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會逐漸把自己身上的依賴性給消除掉。依賴性是一個人獲得安全感的最重要源泉。安全感是什麼?就是自己在這個環境中,在這個場中,自己能夠感受到自己就是安全的。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這種親密,來自於親情的交集,來自於親密關係的延伸。如何在這段關係中去很好拿捏自己想要的點,這是值得自己思考的。父母需要更加看重孩子的個人成長,孩子自己也需要去關注自己的個人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很多時候是一種課題分離的關係。就是父母有父母的事情去忙,孩子有孩子的事情去忙,彼此之間是有親情,但更重要的是什麼?是彼此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成長的,而不是相互依賴的。
短暫的依賴可以治癒自己受傷的內心,唯有長久的獨立才是個人人格的魅力綻放。來訪者需要的是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脱離家庭的保護,脱離媽媽的庇護,是需要自己獨立面對接下來遇到的很多人事物,這才是最重要的轉折成長。
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獨立了,看到孩子不願意和自己親密了,不用很焦慮,相反應該很開心。因為這才是孩子真正的長大。真正長大就是一瞬間的事,就在那一瞬間,自己開始頓悟了,自己開始領悟了,自己開始有思考了。
每一個人都是過來人,都很喜歡以過來人的人生經歷給下一代人去上課,殊不知,這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下一代人身上,沒有一種尊重。上一代人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談論。但是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當事人身上。
孩子學會和父母課題分離,父母有意識培養孩子的課題分離。相互之間是促進的,是往良好的方向去發展的。課題分離這個主題是需要學習的,是需要明白彼此之間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彼此舒適的、和諧。
家庭生活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每一種問題的出現,關鍵的是什麼?如何智慧解決和處理,如何避免大吵大鬧。做一個明白人,是需要勇氣和剋制自己慾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