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薦 冬季養陰也平常
目錄:
第一章:立冬養生需養陰 精神安寧很關鍵
第二章:立冬進補食療方
第三章:冬至“凍”不至養生好時機
編者按:冬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那麼,過冬是不是保暖就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冬季養生最關鍵的是要養陰,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女性屬陰,本身體質就偏寒冷,尤其是在這數九寒天中更需要好好保護的!
立冬養生需養陰 精神安寧很關鍵
立冬象徵着秋季結束冬季開始,萬物都開始進入蕭條冷淡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立冬的養生保健注重飲食進補養陰,並注意睡眠,保持精神的平和安寧。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温低於10度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鋭,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説,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説是隻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
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精神調養、起居調養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着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
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的得以潛藏。
起居調養強調“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説,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
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泄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而衣着的過少過薄、室温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着過多過厚,室温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於温暖,失去她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温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
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説,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這裏須要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於東南沿海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温大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温較西北地區要温和的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温之味,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
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着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温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立冬進補食療方
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
注: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蟲草蒸老鴨:
[配料]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只、黃酒、生薑、葱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老鴨去毛、內臟,沖洗乾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葱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
[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
本方以蟲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偏於補陰,兩者合用,共成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權威藥膳。
注: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番茄砂糖藕:
[配料]番茄2個、藕1節、沙糖適量。
[作法]番茄去皮,開水煮藕(3至5分鐘),兩者一併放入盤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生精止渴。
立冬之日,希望這兩菜一粥能給你帶來家庭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增強保健意識,並提醒大家對“流感”早作預防,這裏教你一首民間流傳的“神仙粥”歌,易學、易記、易操作。“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葱頭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冬至“凍”不至養生好時機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着直接的關係。古有:“鬥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台灣則有“冬至過大年”的説法,他們把這一天比做過年一樣重要。那麼,在冬至我們需要怎樣的保健呢?
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 。民間流傳着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圖
主治:手足經絡寒濕,臂股內側痛,足痿,嗜睡,足下熱痛,臍痛,脅下痛,胸滿,上下腹痛,大便難,頸腫,咳嗽,腰冷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時之間,起身平坐,兩腿前伸,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半握拳,按在兩膝上,使肘關節分別朝向左右斜前方,拳眼向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極力以拳壓膝;重心後移,又拳輕輕按膝。如此做十五次。然後,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前。
養生的關鍵:
一、靜神少慮
宋代醫家陳直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載詩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詩中告誡我們,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
二、起居護養(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 勞而勿過(《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即“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三、節慾保精(《養性延命錄》:“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
1.欲不可縱。
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匱乏,則五臟虛衰,多病早夭。《泰定養生主論》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説明嚴格而有規律地節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
2.養血固精。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慾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説
明節慾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慾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慾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生優育的首要保證。
結語:冬季寒冷,所以説體質弱的人一定要注意好保暖,千萬不可讓自己感覺到渾身冰冷。尤其是女性在這個時候更易感覺到寒冷,所以更加好好的天衣保暖。這樣就可以輕鬆的過個暖冬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