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則新聞上了熱搜:
看到這個之後,很多人表示:
這不就是我家爺爺奶奶給娃穿衣服的場景嗎!
之前只是覺得不太好看、活動不便啥的,沒想到能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
得趕緊轉給家裏老人一起學習學習了。
什麼是捂熱綜合徵?如何避免?以及怎麼科學保暖、合理穿衣,糕媽聯合兒科醫生,這就來給大家科普了:
捂熱綜合徵,多見於 2~10 月嬰兒, 由於嬰兒的體温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而每天產熱量非常大,出汗散熱卻很慢,本身體温就容易高;如果家長再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的,就容易造成孩子大量出汗、嚴重脱水,甚至引起臟器功能衰竭、損害腦組織甚至死亡!
正如開頭新聞裏所説的,如果沒及時發現送醫,後果可能無法挽回。
典型症狀:捂熱後出現高熱、大汗淋漓、顏面發紺或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節律不規則,心率增快等缺氧表現。
出現這些情況,家長首先要趕緊給孩子鬆解身上衣物、保持呼吸順暢,同時喂温水,並立即送醫檢查看是否有臟器損傷。
什麼發燒了蓋厚被子捂汗,或者覺得天冷就穿太厚的衣服,都是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徵的。
老一輩對孫娃都很呵護,但是“温暖”過了頭,可就是害了娃了。
家長們需要注意好 2 個原則:正確保暖和及時補水,再注意 1 個科學的睡眠習慣:分牀睡。
正確保暖:調整室温&合理穿衣
一般來説,新生兒待的室內温度最好在 23~24 攝氏度左右;幾個月到一歲的嬰兒所處的室內温度最好在 22 攝氏度左右。
也有醫生認為冬季室温可以適當調高几度,但不要超過 26℃。
採取空調取暖時,不能讓熱風對着嬰幼兒吹,並適時開窗通風;注意不要額外給孩子使用電熱毯、熱水袋等加熱設備。
家長要學會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寶寶臉色發紅、發熱、出汗多,先看是否環境温度過高;如果室內温度比較適宜,就要考慮是否給孩子穿得太多了。
穿衣法則其實不難,不論是在什麼温度環境下,以健康的青壯年的穿衣舒適度為參考:
☞月子裏的寶寶,通常在室內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就好了。
☞2 ~ 3 個月的寶寶,在室內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室外呢多穿一件。
☞更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動的多了起來,在室內可以比大人少穿一點,室外和大人穿的一樣,腹部注意保暖就行。
另外,記得給孩子穿方便解開的內搭衣物,比如外套裏面搭馬甲、開衫之類的,讓寶寶像一隻小洋葱那樣,大人可以隨時根據温度和體感一層層穿脱更方便。
那怎麼判斷孩子此刻冷不冷呢?
老一輩通常是通過摸小手來判斷,只要不是熱烘烘的就判定孩子冷。
其實更為準確的是摸孩子後頸處,脖子温温熱就可以,其次是摸手,只要不是冰涼的,有温温的感覺就可以。
出門如果覺得穿的挺夠了還是凍手,就戴個小手套、腳部注意保暖,孩子一樣會暖起來的。
及時補水:保濕&飲水
除了保温,濕度也很重要。室內的濕度最好保持在 50%~60% 左右。
乾燥的氣候環境,可以通過加濕器、給寶寶塗抹保濕霜、及時補水等手段來保證房間濕度。
另外空調環境,一定要記得適當通風哦。
室內濕度計建議媽媽們入手一個,這樣就有數啦。
同時,需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6 月前寶寶可以從母乳中獲得充足水分,6 月後也要記得補水啦,如果寶寶還出現了尿黃尿少,説明存在脱水問題,要引起足夠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
科學睡眠習慣:大人孩子分牀睡
捂熱綜合症還有一個名字:蒙被綜合徵,很多時候發生在睡眠狀態,也提醒家長不要和嬰幼兒同牀共被睡覺。母嬰分牀睡還真不是為了從小鍛鍊娃的獨立啥的,這是從嬰兒的生命健康考慮。
分牀睡的好處:防止嬰兒睡眠時被枕頭和被子捂住口鼻,糾正睡覺哺乳習慣以防止窒息。
而且大人孩子的體感和散熱能力不一樣,大人覺得温暖的被子厚度,對孩子來説可能是過熱的。
對嬰幼兒來説,最安全的睡眠環境就是在爸爸媽媽的卧室,讓孩子單獨睡在乾淨的嬰兒牀(沒有玩偶、枕頭、多餘雜物)上,穿着合適的睡袋睡覺。
△www.sleepadvisor.org
好啦,除了以上這些,專家也提醒:在長途乘坐的車內也要注意避免孩子過熱,以及不要把娃長時間背在背上睡覺,抱在胸口更能及時檢查寶寶的情況~
最後還是那句話:祝所有寶寶健康成長~如果你覺得這篇科普有用,動動手指轉發給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