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母親對孩子都有很多的期盼和給予,但是鼓勵的方式往往容易變成了“賣慘”“抱怨生活”“哀怨自己的命運”。結果最後,就是孩子看着眼前的媽媽,儼然就是一個負能量源泉。
一、父母的抱怨,會在孩子心裏留下灰色地帶
民國才女林徽因,在建築、文學等領域都有很高的建樹。可她卻從內心,卻深深地不接納自己。
林徽因曾多次説自己“有病”,而這個病,是童年種下的。
她的母親何雪媛,不被丈夫重視,受時代和自身條件侷限,無法脱離家庭。林徽因父親再娶後,林徽因和母親就搬到了後院。
母親成天抱怨,抱怨自己命不好,抱怨丈夫欺負她。她不允許林徽因到前院跟弟弟妹妹玩,對林徽因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也總是心懷恨意,是個十足怨婦。
在母親陰影下長大的林徽因很受影響,對童年總是三緘其口。
只有一次提起母親,林徽因説:“我自己的媽媽把我趕進了地獄,這搞得我筋疲力盡並深受傷害。
那早年的爭鬥對我的傷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現,我就只能沉溺在過去的不幸之中。”
童年時母親的抱怨,竟像噩夢一樣,久久困擾着林徽因,即使她已經功成名就,也總會沉溺於過去的不幸福中。
從小生活在縣城的豆媽,身邊經常會看到因為瑣事打鬧的家長裏短。
朋友的家庭有着類似的經歷,從小母親就和伯母有矛盾,經常鬧得吵架打架。
以至於兩家的孩子都被禁止交往,每次見面都要繞道而行。導致明明兩家的孩子關係很好,卻因為父母的關係不能説話。
每天聽着母親的哭訴着自己如何被伯母欺負,長大以後要比那邊的孩子有出息等等,小小年紀就要揹負這麼的壓力。
過年過節都要避開伯母一家,不小心説上一句話,被母親看到就很有負罪感。
長大後雖然各家都沒有什麼聯繫,但是孩子都長大了,見面還是會有一點尷尬,讓人不知道高如何化解。
到現在閨蜜都告訴我,如何兩家沒有吵架,她本來應該可以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堂哥和堂妹。因為這樣親人間的紐帶就被扯掉了,很難追回來。
二、長時間的情感綁架,心理壓迫,會把孩子逼瘋
最近,北大學子弒母案有了新的進展:
吳謝宇承認弒母,稱作案動機是為了“讓媽媽解脱”。
讓媽媽解脱,會趁她換鞋時,用啞鈴砸死她?
讓媽媽解脱,會周密到提前購買作案工具,處心積慮地將屍體用活性炭層層包裹?
這樣的狡辯讓人心寒。
母子一場,身為人子,何以道德淪喪至此!
談到母親,吳謝宇説:與母親生活得很辛苦。
高中時,吳謝宇只敢在學校裏玩,被看作最會玩的“學霸”,他卻説是因為“在家裏絕對不能玩”;
早年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新聞裏説吳的母親強勢、自立、但是很清高,性格比較孤僻。而吳的性格卻很合羣,人緣也好,沒有顯露出任何受母親性格影響的缺點。
建造出這樣一個優秀的完美人設,他的內心該有多少需要釋放的情緒?
高中住校到大學期間,吳謝宇每天都要給媽媽打電話,報備這一天的動向,去了哪兒、幹了啥;
關於談戀愛,母親絕對禁止,哪怕是在兒子大學階段。
這樣一個古板、敏感的媽媽,按部就班地為兒子認真規劃,終於讓兒子成了人上人。
但是,吳謝宇上了大學以後,開始談戀愛,還在大三掛了科……
兩人獨處時,
母親應該不止一次訴説過心裏的苦,丈夫沒了,兒子又指望不上……
很多次,她都説:要隨他(丈夫)而去……
一而再,吳謝宇説:別難過了,爸爸在天上看着呢。
再而三……吳謝宇的心緒隱忍到了極點!
蒂姆·墨菲在他著作的《隱形攻擊》一書中,對“隱形攻擊”行為做出這樣的定義: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終於用“殘忍弒母”這種暗中報復的方式,向母親表達因長期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情緒。
媽媽把成年人的苦,毫無保留地轉移到孩子身上,無異於玉石俱焚。
悲痛和惋惜媽媽的遭遇,但吳怎麼會變成這樣
當媽很苦,全封不動地告訴孩子,苦上加苦!沒有消化掉這些負能量的孩子,總有一天變成可怕的“瘋子”。
三、父母要學會合理宣泄壓力,孩子不是出氣筒
都説最親近的人往往更會肆無忌憚的傷害,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當我們回家以後,無意中孩子犯的一個小小的錯誤,馬上就會連同之前所受到的情緒一起發泄在孩子身上。
閨蜜在兒子一年級時,專心做起了全職太太,相夫教子。
本以為,孩子在媽媽的全情陪伴下會更快樂地成長,不想孩子卻越來越沉默,還不時來點小叛逆。
起初我以為是閨蜜的兒子太小不懂事,可幾次做客她家,我慢慢看出了端倪: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閨蜜太多的抱怨。
閨蜜的抱怨來自於丈夫經常的不着家,自己每天家務帶娃一個人承擔,看着外面別人輕鬆自在的生活,心裏一直悶悶不樂。
“脱下來的臭襪子又亂扔?天天給你洗給你收拾,我就活該嗎?”“英語錄了沒有,同學羣裏早就都上傳完了,你什麼時候對作業也上點心?”“我是不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孽,攤到你這樣這麼不省心的兒子”“你爸天天在外面跑,家都不回,沒時間管你,我再不管你,你以後長大怎麼辦呀!以後拿什麼養活我們!”
這些話,像一塊大石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讓孩子以為母親的不幸,爸爸的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只會更加的沉默自卑,不知所措。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父母自身的行為對孩子有重大影響。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和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你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不在家的時候,都是在教育孩子。”
孩子在該成長的年紀,不要讓孩子揹負太多不該有的壓力和負面情緒,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愛孩子,就要讓他知道:他,不是父母包袱,而是父母的更好生活的動力。
不要讓你的負面情緒,把孩子逼成你嘴巴里常説的那個“糟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