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內濕 就像晾曬衣服

眼下,人體陽氣隨着節氣在升發,但是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寒、濕。

“千寒易去,一濕難除”,説的就是濕氣容易侵犯人體,而且不易祛除。天氣潮濕,加上降雨,不少人感覺身體困頓、起濕疹、關節痛等。要減少這些情況,就需要祛濕。

文/記者 白麗

漫畫/小牛

濕氣有分內外 不同環境、飲食表現有別

知名醫療科普作者邱超平醫生説,中醫認為人體內循環流動的物質有三大類:氣、血、津液。這三種物質在體內循環無休,濡養全身。但也容易出現運行阻礙、功能異常的情況。氣不通,叫滯;血不通,叫瘀;津液不通,叫濕。

其中,濕氣有內濕和外濕之分。外濕來源於環境和天氣,東南沿海地區春夏季節濕氣最重;內濕來源於飲食和脾肺腎功能失調,因為這三者是運化津液的主要臟器。

邱超平説,生活在我國中部地區和北方地區的人飲食油膩、口味重,多屬於內濕;四川屬盆地氣候,山東靠近海洋,人們的飲食口味也重,內濕、外濕兼有;兩廣、福建、江浙滬地區,外濕相對其他地方更明顯,但因為飲食生冷精緻,內濕也不輕。

濕氣侵犯人體 從頭到腳會有不同症狀

濕氣侵犯人體,有哪些症狀表現呢?邱超平説,主要是身體沉重、四肢慵懶、虛胖水腫、頭面油膩、噁心胸悶、腹脹腹瀉、局部潮濕、大便稀溏黏滯等。其中寒濕者伴隨有體寒的表現,如容易腹瀉、怕冷、關節痛等;濕熱者伴有內熱的表現,如口乾口苦、舌苔黃膩、上火長痘等。還可能伴有其他的表現,如口黏口淡、肚子脹食慾差、脾氣暴躁、長濕疹水泡、睡眠淺等。這些表現多會在春天加重。

廈門八方問健中醫食療師許少雄説,濕氣到頭會昏沉,到胸會胸悶,到腹部會傷脾,到腳會步履沉重。濕氣和風一起會風濕。濕氣和熱一起會濕熱,容易起濕疹,嘌呤代謝困難,會高尿酸。濕熱下墜,腳會腫痛,會痛風,還會影響血糖。

由此看到,濕氣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還是挺大的。減少減輕這些症狀,就需要祛濕。

祛濕分三步走 利尿理氣健脾不可少

邱超平説,外濕侵犯人體,可增加運動、泡腳,通過出汗的方式發散出去;內濕則是脾胃吸收的問題,需要健脾、理氣、祛濕。

邱超平説,祛除內濕,就像一件濕噠噠的衣服,要先擰乾,再通風,然後水分蒸發才會變幹。從中醫的角度來説,擰乾=利尿,通風=理氣,蒸發=健脾滲濕。

①擰乾,對應利尿去濕。直接把水分從身體裏面“擰掉”,可用紅豆、薏米、冬瓜皮、西瓜皮、澤瀉、豬苓、苓薏豆皮茶等,以利尿祛濕為主。

②風乾,對應理氣祛濕。讓潮濕的地方更通風,增加濕氣被空氣帶走的效率。陳皮是最經典的材料,砂仁、佩蘭、藿香、厚朴、杏仁、萊菔子等都有這種作用。運動也是不花錢的祛濕方法。

③烘乾,對應温陽祛濕。直接把衣服曬在陽光下或者烘乾機裏,提高温度。可用半夏、蒼朮、細辛、紫蘇子、白芥子等。

他特別講到“發汗”,中醫認為,身體下半部分的濕,可通過小便排出;而上半部分的濕,應該通過出汗來排出。尤其閩南地區春夏季節,環境中從皮膚進來的濕氣,一定要儘快通過出汗讓它排出去,如果沒時間運動可用生薑泡腳丸發汗祛濕。

邱超平説,肺脾腎是身體處理濕氣最重要的三個臟器;其中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腎為水之下源。所以,肺好的人,容易發汗祛濕,因為肺主皮毛,外界侵犯的濕氣也會變少;腎好的人,從小便就會排走大量的濕氣;而脾好的人,體內生成的痰濕會少很多,直接把源頭給掐了。四神湯是健脾胃最好的藥方。

許少雄則從食療的角度介紹了祛濕方法:

①適當吃點麻辣,如水煮活魚等;

②穀雨後就進入了長夏,要健脾祛濕,大部分有花香的東西都有化濕的作用;

③適當喝茶,根據體質和季節喝,春夏多喝温陽的茶,尤其虛寒體質者要用温的、高度發酵的茶;

④赤小豆茯苓煮水喝、玉米鬚胡蘿蔔煮水喝可以化濕,魚腥草加白鯽魚(野生,去腮和肚不去鱗煎一下)熬湯喝,可以化濕熱;

⑤若有濕疹,可用花椒加鐵觀音加鹽煮水,泡有濕疹的地方,或用毛巾濕敷。如果濕疹在臉上,不加花椒,用大片茶葉貼在臉上即可。

作者:白麗

來源:廈門晚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4 字。

轉載請註明: 祛除內濕 就像晾曬衣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