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寶媽來説,熬過了漫長的孕期之後,下一階段的“工作重心”就要從保胎轉向寶寶的護理。那麼在寶寶護理中哪個方面最重要呢?無疑是他們的吃飯問題,因為只有充足的營養才供得上快速發育的身體。但是初為父母,經驗的不足導致會他們瞭解不了寶寶的食量。
餵奶喂得得多了,怕寶寶撐着,喂得少了,又怕寶寶餓着,營養不良。所以很多父母寧肯讓寶寶撐着,也不願意讓寶寶少吃奶。但是成人尚且會因為吃的太飽而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就更別提身體那麼嬌弱的寶寶了,所以,判斷寶寶吃沒吃飽、掌握給寶寶餵奶的量很重要。
1、吃奶的次數和時間
寶寶在出生之後就可以吃奶了,當然,這一時間寶媽的哺乳量和寶寶的胃口並不大,所以就需要按照寶寶的需求來餵奶。寶媽也不要因為要給寶寶頻繁餵奶為感到厭煩,因為產後的兩三天時間是寶寶的吸允敏感期,如果沒有保證寶寶足夠的吸允活動,就會影響到以後寶寶的吸允能力。
在之後的哺乳期,每天可以給寶寶餵奶8次到12次,每次的時間大約在10到25分鐘。在吃奶的時候,如果寶寶每兩次就有一次吞嚥聲,連續十五分鐘左右,寶寶就可以吃飽。如果寶寶在吃奶之後,還在繼續哭,那麼就需要寶媽注意是不是自己下奶量少了。
2、寶寶怎麼算吃飽
寶寶在吃飽之後的表現跟成人沒有區別,那就就是對吃沒有了興趣。如果寶寶在吃奶之後,露出了滿足感,又或者是寶寶在吃奶時,周圍的動靜引起他的關注,這就説明寶寶吃奶吃飽了。
因為寶寶很小,只有自己吃飽的狀態太會對周圍的動靜好奇。當然這不包括大的、奇怪的動靜。如果在寶寶在吃奶之後寶媽繼續餵奶的話,寶寶就會產生抗拒感,比如説扭動身子、頭俯身停,就説明寶寶不想再吃了。
3、寶寶在哺乳期正常的狀況
上面兩點是通過日常的表現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而想通過長期來看就需要注意寶寶的排便和體重的變化體重。在剛出生的一個月裏,寶寶每天至少排便3次,寶寶的排便會呈黃綠色,在一個月後,寶寶每天的排便活動會減少。
寶寶的體重是寶寶發育的重要參考對象,正常情況,寶寶體重會在出生之後的前三個月內增長飛快,平均每天增重25克左右,之後體重的增長會緩慢增長。如果家長髮現寶寶體重的增長沒有達到正常水平,就需要考慮寶寶有沒有吃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