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丟錢了”,家長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格局差距立現

文/拜託了爸媽!

“連錢都拿不好,你還能幹什麼?”前幾日在超市的門口遇到了鄰居家的母子,小亮媽媽和小亮,看到小亮媽媽正在很生氣的數落着小亮,而小亮則是低着頭沉默不語,看着很是委屈,但也很平靜。原來是小亮想用自己的零花錢的買零食,並且要求自己親自拿着那100塊錢跟媽媽一起去 超市,但沒想到這十幾分鐘的路程就把這100塊錢弄丟了。

“媽媽,我丟錢了”,家長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格局差距立現

從小亮媽媽的臉色可以看出她很生氣,我從能聽清他們的對話到我進門,我聽到了小亮媽媽對小亮多次用強調的語氣説“連個錢都拿不好,你説你自己,還能幹些什麼呢?”“我不讓你拿錢,你非要拿,這下好了,錢呢?”“你告訴我,錢哪裏去了……”我不禁有些為孩子感到委屈,因為小亮媽媽看到的是小亮掉了100元,卻沒有看到小亮想要自食其力,渴望表現自己的心,也很渴望得到媽媽的誇讚和認可的心。

其實孩子掉錢也是很正常的事,回想一下我們自己在不小心的時候也會掉錢,何況是小孩子呢?在孩子丟東西之後家長的不同反應,也可以窺探到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成效。

“媽媽,我丟錢了”,家長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格局差距立現

有些孩子在掉了東西之後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和慌張,而有的孩子卻會表現出略微的尷尬但是卻很坦然,而有些孩子對掉東西這件事表現出來的完全是沒有感覺的樣子,為什麼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呢?

這讓我想起了有一次去朋友家聚會時發生的事,朋友的孩子12歲了,那時他媽媽交給他300元,讓他去小區不遠處的菜市場去買羊肉、配菜和一些酒水,具體需要買什麼,他媽媽也寫了一張紙條交給了孩子,但是孩子回來的時候只帶回來了幾種配菜,羊肉和酒水卻沒買。

原來在逛菜市場的時候,孩子在掏錢的時候不小心把錢掏掉了,所以最後的錢只買回了幾種配菜,我本以為朋友會大罵孩子一頓,沒想到他們的反應讓我眼前一亮。孩子很坦然對朋友説“媽媽,對不起,是我粗心了,可能是我在掏錢的時候把錢給掉了,我把我走過的菜市場的地方又還走了一遍,但還是沒有找到,可能是被人撿走了,下次買菜的時候我會注意一些的,把零錢和大鈔分開放在不同的口袋,避免一下子把錢全弄丟了。”

而朋友對孩子的反應也讓我忍不住給他們點贊,只看到朋友蹲下去伸手抱了抱孩子,温柔的説:“這次的錢丟的確實有點慘,那你要注意下次不要丟錢啦。”説完又從兜裏掏出錢,撫摸了一下孩子的頭説:“還要辛苦你跑一趟了,把沒有買齊的東西都買齊啦,早去早回,這次可不要把錢又丟了,看你的表現啦~”

這些場景是以為都是出現在電影裏,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極少家庭能做到這樣,在孩子出門後,我忍不住對朋友熟了個大拇指,朋友只是笑了笑説“在家裏啊兒子比他爸爸強,生活裏很多事都是兒子在幫我的”,想到這裏,我又對比了一下鄰居家的媽媽,忍不住嘆了口氣。

我也作為一名媽媽,我很清楚的知道小亮媽媽的教育方式對小亮在成長上的影響,批評數落孩子的情況,恐怕也不止是一兩次那麼簡單了,孩子的神情可以那麼的平靜,説明這樣的斥罵對孩子來説是一種生活的常態,從而導致了孩子以後在做事情的時候,稍微有一些不如意便會消極低落,這樣的性格會持續一輩子,要改很難!

掉錢是一件很常見的事,那孩子掉錢了,媽媽們應該怎麼做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呢?

“媽媽,我丟錢了”,家長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格局差距立現

錢在家長心中沒有孩子重要

當孩子在丟錢之後,第一件事不是大聲的叱問孩子錢掉在了哪裏這樣的愚蠢問題,也不要忙着指責孩子,因為錢已經掉了,指責也挽回不了什麼,作為一個有情商的家長,應該要捉住每一個機遇來給孩子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藉此來教孩子一些使用的道理和做法。當孩子丟錢了,這就是一個好機遇,作為家長,第一時間要用自己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無論什麼時候,在家長的心中,孩子都會比錢重要,但是在此同時也要提醒孩子,他們丟了錢,家長們會心疼那個錢,所以下次要多用心的看管自己口袋裏的錢,做到下次不再丟錢。

“媽媽,我丟錢了”,家長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格局差距立現

要啓發教育而不是譴責教育

一個合格家長的眼裏,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是一次次啓發教育的機會,在粗心的家長們眼裏,事情就是事情,只要孩子做錯了事情就應該受到譴責,也只有譴責才能讓孩子以後長記性,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只要讓孩子付出的代價越大,孩子就能記得越牢固。

可能有些情況下是這樣的,但是譴責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會給孩子造成性格缺陷,長大之後會膽怯、懦弱和害怕失敗,又或者在媽媽的不斷“攻擊”下成為刀槍不入的孩子,但是這樣的堅硬又缺乏了同理心和同情心,但也不排除這些孩子會成為社會上的精英,但內心是始終都很難找到快樂和家的温暖,這樣的代價對孩子的一生來説太大了,也讓他們活得太辛苦了。

“媽媽,我丟錢了”,家長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格局差距立現

在意孩子的感受多過讓孩子哭泣

在孩子犯錯後,被家長痛快教育一番,可能媽媽會覺得很爽,但是眼前這個孩子的眼淚是認錯的眼淚、成長的、還是無助的眼淚呢?家長們有真正在意過孩子的感受嗎?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他的感受屢次被忽視,那這個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樣呢?

孩子會變得習慣性無助,也就是説孩子會無力的抗爭,甚至會找不到努力的理由和動力,也不是孩子不想去努力,而是莫名的缺乏了那種努力的力量,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孩子從未得到過家長的理解,所以他們沒有辦法為那麼理解去拼盡全力,在孩子的內心也沒有值得去守護的東西。

“媽媽,我丟了100塊錢。”這句話看似是很普通的一件小事,但是家長們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看了以上的文章,相信孩子的爸爸媽媽們心中都會有一個答案了。

育兒有態度:讓育兒輕鬆,讓養育生活更從容。

喜歡“拜託了爸媽”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93 字。

轉載請註明: “媽媽,我丟錢了”,家長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格局差距立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