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經濟:零食、玩具、教育都是聚寶盆?

兒童經濟:零食、玩具、教育都是聚寶盆?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所謂“兒童經濟”指圍繞3到14 歲兒童為消費主體的經濟形式,其中包括兒童用品、兒童玩具、親子娛樂、親子服務、親子教育等多種類型的兒童產品及服務。

這些年,隨着多胎政策的逐步落實,我國兒童基數不斷提高。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0到14歲人口為2.53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7.95%。需求主體數量的擴增,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兒童經濟市場中零食、玩具、教育等各細分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據京東發佈《2022年兒童節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今年兒童節前兩週,兒童玩具、圖書、食品等品類熱銷,一些忙着給孩子準備禮物的家長們帶動了一輪消費熱潮。其中,STEAM玩具環比增長172%;兒童繪本、兒童文學分別環比增長242%和168%;兒童食品消費增速顯著,銷量環比增長47%。

兒童零食:潛力大、市場亂

在眾多零食品牌層出不窮,行業內卷嚴重的當下,從細分賽道切入成為了巨頭們實現增長的新邏輯,兒童零食、健身零食、減肥零食......多種細分品類零食遍地生長。

而就單從兒童零食品類來看,其顯露出高成長的特性正滿足了巨頭們對於新增長的想象。《兒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預測,到2023年兒童零食市場將以10%至15%的年複合增長率穩定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仍舊缺乏具代表性的兒童食品品牌,這或是各零食品牌的一大商機。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妙可藍多等大牌都在悉力發掘兒童市場的更大可能性,不斷基於傳統零食進行兒童化創新。

三隻松鼠旗下的嬰童品牌“小鹿藍藍”,自2020年上線以來,持續打造了海洋鱈魚腸、酸奶水果溶豆、寶寶鮮鮮蝦片等多款TOP1大單品。2021年半年報顯示,小鹿藍藍已擁有近300萬用户,用户半年度復購率超35%。

去年,良品鋪子也在兒童零食研發領域集中火力,推出多種以學齡兒童為客羣的休閒零食,主打零添加、安全營養的理念,這種差異化的產品創新在後續也反哺了品牌的快速成長。

據財報顯示,在2021年,良品鋪子共推出28款兒童零食新產品,銷售佔比35.17%。同年成立的兒童零食品牌“小食仙”也有不錯的收成,其全渠道終端銷售額為 4.17 億元,同比增長 41.17%。

暴增的市場需求,讓巨頭們得以在兒童零食賽道上發光發亮。但高光之下也有陰影,雖然説當前的兒童零食市場正是發展機遇萌發的關鍵時刻,但其中潛伏的隱憂也有不少。

部分零食披着“兒童”的馬甲,實際上還是成人食品標準,存在高油炸、高鹽的現象,另外國內的零食品牌多以代工生產為主,在食品安全的把控環節上存在許多疏漏。比如小鹿藍藍頻頻被消費者投訴吃出異物、秋田滿滿被爆出虛假宣傳,將普通食品偽裝成嬰幼兒食品等。

人所共知,沒有產品力的品牌通常難以長久,安全質量缺位的市場可能終將亂套。當下入駐兒童零食領域的品牌眾多,各方重營銷、搶流量的方式對品牌的突圍固然有利,但“心術不正”的宣傳及沒有誠意的產品質量,顯然無益於打造安全健康的兒童零食市場。

就消費者的角度看,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有利於兒童成長的食品才能真正滿足需求,一些新品牌要想崛起或者奉行長期主義,或許應該重點從產品力入手。

兒童玩具:弱邊界、多元化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論出圈的事件,當屬寶可夢與肯德基聯名推出的“可達鴨”被一批成年人瘋狂搶購,硬是把一隻69元套餐的玩具贈品炒到了上百、上千元,成為了繼泡泡瑪特、玲娜貝兒、冰墩墩之後成年消費者追捧的又一新寵。

不難看出,成年人熱衷於兒童玩具靡然成風。可達鴨、玲娜貝兒、冰墩墩等這些看似低齡的玩具,其背後的成年用户數量卻早已超越兒童,成了主要的消費羣體。

數據顯示,自2022年5月26日20時天貓618預售至今,已有超過200萬隻奧特曼、100萬隻可達鴨、50萬隻哥斯拉玩具,被80後、90後消費者買走。這些爆火現象更加驗證了成年人市場的潛力。

很明顯,兒童玩具廠商已經在成年人市場開闢新徑,兒童玩具也不再拘泥於兒童羣體,這樣的市場趨勢,也讓玩具品牌有了更多元化的IP選擇和創新方向。

以泡泡瑪特為例,2021年泡泡瑪特發力高端潮玩產品線MEGA珍藏系列,定位為“年輕人第一件收藏品”。據2021年財報披露,期內MEGA系列實現收入1.78億元,發售的9款1000%的SPACE MOLLY系列產品,吸引了共計超過870萬人參與抽籤。

可以看到泡泡瑪特在產品創新上,瞄準成年用户,發力推出聯名款潮玩持續破圈,藉此推動公司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整體上,得益於兒童人口的激增,以及兒童玩具成人化的轉變,兒童玩具市場正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玩具市場規模將達914億元。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兒童玩具逐漸成為用户娛樂剛需,行業內各廠商趁機殺出重圍的機會已經到來。

但需要關注的是,目前不僅泡泡瑪特,樂高、萬代等老牌玩家也緊盯着成年市場這塊“大蛋糕”。國外羣狼環伺,國內玩具品牌要成為第二個泡泡瑪特,走脱穎而出的路子難度可不小。

親子教育:增速快、數智化

如今,大眾生活水平提高,升學、就業壓力加大,使得家長們對於親子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其對孩子的教育也愈發重視。在此契機下,親子教育行業也迎來了高光。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2萬餘家親子教育機構,近5年新增註冊企業數量逐年遞增,年增速均達50%以上。

教育機構擴增速度加快的背後則是需求的暴漲,伴隨着新一代父母對子女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親子教育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一來,艾媒發佈《2022年中國兒童健康成長白皮書》披露,家長在工作日參與孩子教育的時長平均為2小時,而週末上升至3小時。隨着有孩人羣消費升級及“雞娃”風潮的流行,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在教育方面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由此可以預料,親子教育也將成為兒童經濟市場中重要的需求結構之一。

二來,在疫情之下,有孩人羣對兒童教育的參與感越來越強,為了減輕部分教育壓力,不少父母開始藉助各種工具和外力,在智能音箱、早教機等智能化親子教育產品方面的消費比重有所增加,對佈置作業、點評、成績管理等家校協同教育工具的使用率也有所提高。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2年4月,教育學習行業微信小程序活躍用户規模TOP10都達到或突破百萬大關,其中“班級小管家”、“班級羣作業”活躍用户規模分別為5007萬、1986萬。

當下,受雙減政策和疫情的影響,兒童教育行業也進入深度調整期,數字化、智能化大有可能成為教育機構現在以及未來長期所堅持的改革方向。部分教育機構若能精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或可以在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抓住更多商業機遇。

走上康莊大道

綜上所述,零食、玩具、教育細分行業重歸火熱,“兒童經濟”作為各企業新的消費增長點,將釋放無限潛能。

一方面,兒童已成為帶動家庭消費的核心。中國兒童產業中心公佈調查數據顯示,我國80%的家庭中兒童支出佔家庭支出的30%至50%,家庭兒童年平均消費為1.7萬至2.55萬元。新一代父母育兒觀念轉變,願意為孩子成長多花錢,激勵了兒童消費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悦己經濟”風靡,80後、90後羣體也成為了兒童產品的消費主力,引領了兒童消費產業的新風潮,對兒童產品的熱愛逐漸體現在經濟增長上。與此同時,消費羣體結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各類品牌創新的腳步,兒童產業規模和市場前景也將換上一番新風貌。

整個兒童消費賽道已迎來風口,具體反映到一級市場當中,有StarPony、東方小匠、秋田滿滿、寶寶饞了等選手紛紛獲得新一輪融資,在各個細分賽道崛起,甚至沃爾沃、BBA、哪吒等汽車品牌也在跑步進入兒童領域,相繼推出自己的童車產品。

近幾年,“兒童經濟”的消費模式已經涉及到諸多行業,兒童產業跨行業合作、聯名不斷增多,所覆蓋到的領域也越來越多。不出所料,隨着國內兒童數量的增長,對於兒童商業的需求還會有所遞增,各兒童產業品牌的商業模式還有更多可能。如此看來,兒童經濟依舊是市場上不可多得的一塊“肥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0 字。

轉載請註明: 兒童經濟:零食、玩具、教育都是聚寶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