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技藝傳承人李寧:存心有天知
李寧正在使用機器完成藥丸製作。盧超/攝
在北京同仁堂,有一位工作了20多年,至今依舊堅守在製藥一線的女藥師李寧。她是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亦莊分廠的員工,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仁堂西黃丸傳統制作技藝”的傳承人。
從業24年,她用較真兒和韌性,完成了一次次的挑戰,用堅持和熱愛守護着中醫藥文化。近日,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你好,朋友”欄目採訪時,李寧回憶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小時候家住大柵欄附近,李寧經常被家人派到同仁堂買藥。中藥味道對她而言,很香。所以1999年,李寧一畢業就來到北京同仁堂成為一名製藥工人。
當時李寧被分配到中藥泛丸製作班組,接觸西黃丸的製作。
李寧幽默地説,別看每粒西黃丸個兒頭跟綠豆差不多,但濃縮的都是天然牛黃、麝香這樣的“精華”。要想讓每粒藥丸上藥物成分均勻分佈,全靠技師的手上功夫,首先要在藥匾底部刷上粘合劑,然後將混合好的藥粉抖落在竹匾上,接着以推、拉、搖、移的方式,有節奏地晃動藥匾,讓藥粉裹在一起成為小顆粒。接着再灑粘合劑、鋪撒藥粉、晃動竹匾……操作原理類似搖元宵。
李寧説,那時她每天都在搖藥匾,搖得胳膊痠疼。但她下了班也在練習,瘦小的胳膊沒多久就練出了肌肉,手上的水泡練成了血泡再變成了厚厚的老繭。用了兩年多,她才完全掌握這一技藝。
李寧説,從體力的角度來看,女性力量小,在製藥中需要體力勞動時有些劣勢,但女性有更強的韌性,也更加細緻認真,彌補了體力上的不足,在工作中能夠把藥丸做得更精細。
西黃丸屬於黏丸,其原料黏性極大,按照以前的傳統方式,成品率只有87%左右。李寧根據經驗,制定出“少粉多用、勤翻勤動”的實驗方案,精確計算每個工序所需要的藥粉數量後再進行粉碎,粉好的藥粉要儘量用完,降低藥粉板結率,另外每天增加對陰乾中丸藥翻動的次數,減少粘連,這套方法使得西黃丸的成品率提高到了99%。
2004年前後,她師傅退休了,班組的重擔就壓在了她的身上。正逢班組接到了六神丸的生產任務,原料全部都是細料,沒有粗粉,對工藝要求極高。生產任務下來後,很多人都對班組能否順利完成產生懷疑。當時20多歲的李寧心裏那股不服氣的勁兒上來了,她默默告訴自己“你們覺得我不行,那我必須得行!”一段時間的加班奮戰,李寧和班組順利完成了任務,得到了檢測部門以及同仁堂集團領導的認可,一位領導説:“李寧,這才是我們同仁堂該做出來的藥!”
她一直記得師傅告訴她:“做藥的永遠想着吃藥的。”同仁堂“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信條讓她甘願做默默無聞的製藥人,守護千萬個家庭。
在這樣的信念和執着下,李寧尊古不泥古,和團隊一起實現了西黃丸機械化生產的突破。
李寧説,剛入行的時候,同仁堂的西黃丸多是手工環節生產,生產週期較長,機械化程度較低,難以滿足消費者的用藥需求。2015年,團隊開始研究西黃丸的機械化生產。當時的機器中有一個槳葉用於分離藥丸,但對於西黃丸來説,藥丸黏度高,生產過程中總會粘在槳葉上,於是李寧大膽改造設備,將槳葉去除,使得機器更適合西黃丸的生產。
此外,西黃丸的成分中有很多易揮發的物質,在烘乾過程中要避免高温,但陰乾又需要較長的時間,於是李寧又提出低温流動的乾燥方式,達到了在縮短乾燥時間的同時而有效成分不衰減的目的。一整套流程下來,機械化生產西黃丸僅需5天左右,比原來純手工製作少了三四天,大幅度提升了西黃丸產能。
“我們雖然用機器提高了產量,但藥丸的質量一點沒打折扣。”李寧介紹,為了保證藥丸的質量,團隊從各個維度對藥丸的有效成分進行檢測,最終監測結果表明,完全符合要求。
李寧説,20多年來,從她手上搖出的西黃丸能有幾十萬斤。她連續多年被聘為同仁堂首席職工,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北京市勞動模範等稱號。2015年,以李寧名字命名的首席技師工作室掛牌成立。李寧有了更多的徒弟,也肩負起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這個重擔。
從學徒小李到李師傅,再到帶頭人,李寧在角色的變化中,感受到自己的責任越來越重。“學徒的時候比較單純,做好手裏的事就好了。現在我要考慮如何把這項技藝傳承好、發揚好。”
帶着這份責任,李寧對徒弟們嚴格要求,她根據每一個徒弟的特點為他們定製個性化培養方案,要求他們謹記“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告訴他們要眼勤、嘴勤、手勤。李寧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能教給他們,“現在沒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那一説,我只想讓他們都比我幹得好。”
李寧説,即使現在藥丸進入了機械化生產,但中醫藥製作技藝的傳承仍舊非常重要,“人是非常重要的,這一角色一定不可缺少,人有經驗、對藥有了解、能夠完成對每味藥的把控。更為重要的是,人是傳承中醫藥文化重要的載體,也是發揚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李寧説,自己是幸福的,生在這個提倡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的時代,“對我而言,匠人不是一個稱呼,它是一個實在的事情,要有堅持、執着,要抵得住誘惑、守得住心,可能過程中會枯燥,但你掌握了它之後,便能享受到成就感帶來的幸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實習生 趙夢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