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讓孩子走上歪路,養成人們口中的“熊孩子”。特別是男孩子,這些天生就叛逆頑皮的“調皮鬼”,如果沒有好好引導教育,誰都不知道長大會惹出多大的麻煩。
正所謂“因材施教”,那些家有男孩子的父母,在教育起孩子來,也同樣應該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李玫瑾坦言:養男孩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時間再晚也不能晚於6歲曾經看到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聽完覺得非常有道理: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特別是養男孩子的家庭,父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這個道理其實並不難理解。俗話説,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其實已經暗示了長大後的狀態。想讓孩子長大後有出息,必須要在小時候就提前訓練。
那為什麼不能晚於6歲呢?這其實是心理學上的一個一般規律。
心理學研究指出,寶寶從三歲以後就已經產生了“自我意識”,生活中常説的“三歲魔鬼期”其實正是寶寶自我意識覺醒的結果。這時候父母的引導能決定寶寶將來的性格發育。
一旦晚於6歲這個重要的節點,寶寶的性格養成,以後再想挽救就來不及了。
李玫瑾老師在講座的後期補充道:“家有男孩的父母,想讓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教會孩子‘四個技能’。學會這四個技能,孩子的路走不偏。”
李玫瑾:有男孩的家庭一定要教會孩子四種能力,孩子將來的路走不偏1)抗挫折的能力
前段時間網上有這樣一個消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因為不能化解內心的挫折,一時想不來從教學樓上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除了對這個年輕孩子的惋惜,更多的人表達了對現在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擔心。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對於男孩子來説,事業、婚姻、家庭都有可能讓孩子在一時激動下走上錯誤的道路。這就需要父母提前對孩子抗挫折能力進行訓練。
抗挫折能力其實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一部分。父母要有意識地在孩子6歲以前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讓孩子主動地面對失敗和挫折。在這個過程中不妨嘗試使用一些逆商培養的繪本,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
2)和人交往的能力
曾經有一位媽媽在後台詢問,既然幼兒園已經出現了這麼多的問題,到底應不應該將孩子送到幼兒園。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應該,而且是一定要。
將孩子送到幼兒園除了讓孩子學習,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讓孩子儘可能地接觸社會,學會怎麼和別人交往,這種能力的訓練是孩子進入社會的前提。
3)表達的能力
男孩不同於女孩,作為將來的一家之主,男孩不能只做一個單方面的信息接受者。這就要求男孩一定要具有表達能力。不會表達的男孩,大多內心是自卑和怯懦的。這種性格在家倒還好,如果到了社會中,不能表達自己的男孩子很容易受到社會的排擠。
父母應該從小帶着孩子參加交流,讓孩子嘗試着和別人交流對話。通過一些日常的交流溝通,培養孩子的自信,這樣孩子才會更好地表達自己,更加適應周圍的社會。
4)情緒管理的能力
心理學家瓦特·米歇爾在1960年進行了著名的“軟糖實驗”,實驗表明,那些情商高,控制力強的孩子,在今後的成績也是遠非常人可比的。
專家指出,這些高情商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不會成為“情緒的奴隸”,而是會通過管理自己的情緒,實現自己更長遠的目標。
而這種對於情緒的控制的最好訓練階段就是6歲以前。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寶寶會進入到“3歲魔鬼期”,情緒也會時而暴躁時而安靜,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學會情緒管理,孩子很容易被情緒主導,最終成為“情緒的奴隸”。變成一個易怒暴躁,自私自利的人。
實際上,情緒管理説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方法。如果父母感到力不從心,這裏推薦一本寶寶情緒管理的繪本,特別適合3~6歲,正處在“3歲魔鬼期”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