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家有兒子,父母都會用霹靂手段。殊不知,對於男孩,最好的教育應是這些。
前幾天聽講座的時候,一位心理學家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男孩的爸爸,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在兒子犯錯的時候,非打即罵,很是嚴厲。連周圍的鄰居都説,這孩子太慘,但這位爸爸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孩子是一路被打到大的,15歲的時候,孩子已經長到和父親一樣高,很有力氣。
一次,對着媽媽的脖子就掐過去,説要送她見奶奶。也跟爸爸發消息,要是回來,就滅了他。這對父母后知後覺,意識到是自己教育失敗,孩子出現了精神問題。醫院檢查後,確定是早期精神分裂。此時的父母很後悔,但這世界上哪有後悔藥,唯有預防才最有效。
家有兒子,父母要懂得如何教育,不要以為棍棒就可以了。真的為孩子好,就要懂得以下三忌,能讓娃少走彎路少受苦。
忌“多動手”在我看來,教育孩子的時候,動手並非不可行,但要注意年齡和方法。倘若孩子在10歲以下,犯了錯,語言教育之後還不改正,那就可以動手。往孩子的屁股上打幾巴掌,讓他感到疼,產生敬畏感。或者罰站、扣除一個月的零花錢,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下次不敢再犯。
這個10歲之前的嚴厲教育是很有用的,可以讓兒子對父母產生敬畏感,和對自己的約束力。但在10歲之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開始獨立思考的時候,父母就不能再打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差不多已經定型,再打也沒用,還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因此,總的説就是父母要少打,多教育,讓娃產生界限感。
忌“不讓孩子哭”父母在對待男孩和女孩上的教育差別還是蠻大的,若是女孩哭,父母的心都要碎了。可若是男孩哭,父母會再添幾巴掌。因為他們認為男孩是不可以哭的,要堅強,勇敢。但其實這是不對的,研究證實,同齡人之間,男孩會比女孩更脆弱,更需要保護。
不讓男孩哭,就是不讓他的負面情緒發泄出來,讓其一直積鬱在心裏。長大之後,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很容易想不開。男孩也是孩子,應該允許他們用哭泣的方式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不然,會讓娃這一輩子過得很辛苦,連個負面情緒都要忍着。
忌“當着外人面指責孩子”為人父母都要有一個最基本的自覺,那就是不要當着他人的面指責孩子。孩子雖是孩子,但也要面子。當着外人的面指責孩子,只會讓孩子不服氣,將問題越鬧越大。
男孩也很敏感,也需要尊重。犯錯雖不對,但父母最好不要當着外人的面教育。最好等情緒冷靜下來之後,找一個無人的地方給説道説道。
養兒有三忌,父母懂得,才會讓娃這路越走越順,才會越過越好。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