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以孩子考試成績的好壞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其實,這不是衡量孩子聰明與否的標準,有的孩子很聰明,他只是不怎麼學習,但他在其他方面表現出很好的成績。
所以家長不應該隨意地只用成績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
家長會有這種心理,因為老師也會判斷,考試成績好,上課愛聽講的學生是好學生;考試成績不好,上課調皮搗蛋的學生被稱為不聰明的學生,在他們心中不會有好印象。
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判斷,等孩子長大了,我們會慢慢發現這個孩子是否聰明,要從他的兩門功課來判斷。
一個孩子聰明與否,從這兩門學科就可以看出來,一般不會差
我曾經問過一個班主任,他説:這兩個班的孩子學習好,那這個孩子肯定很聰明。
1、數學
數學是一門以數量關係(包括空間形式)反映客觀世界的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很難的學科,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很多孩子都在數學上敗下陣來。我們經常説,在很多科目中,前三名必須有數學。但是有很多孩子為了給自己爭取好成績而努力學習,但結果還是不理想。
事實上,數學是一門需要很強邏輯能力和數感的學科。能在數學上取得好成績的孩子,在這兩個方面的思維能力也很強。
數學好的孩子,你會發現他的適應能力都很強,給他一個公式,它可以變出很多方法來解決各種問題。你要做的是,即使你失敗了,也要取得一個好成績。
數學要考的東西實在太多,但數學好的孩子會發現他的物理和化學也很好。這三個科目往往是相互補充的。
2、語文
我們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了。現在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全面的孩子,能夠掌握全方位的知識,所以不僅數學要好,語文也要好。鍾南山院士也説:學好語文是學習的關鍵。
其實語文是很多學科的基礎,語文成績在孩子們的記憶中一定不會輸給別人,因為語文需要孩子們背很多東西,比如古詩詞、古文等等。背東西的時候還需要有良好的注意力才行。所以,注意力和記憶力對每個孩子來説都是必要的
語文寫作是對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考驗。如果一個孩子有很好的觀察能力,他在作文中就能寫出比較真實的感受,比較有渲染力,作文寫得非常好的孩子,一般在閲讀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腦子裏有很多好的詞彙和句子。
而閲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國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説。"每天在課外閲讀一篇千字文應該是一個基本要求。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一年就能達到36萬字,十二年就能讀到430多萬字。因此,在中小學階段閲讀500萬到1000萬字應該是合適的。" 諸如此類的一些話説明了這樣一個道理:聽、讀、寫的語文能力都要培養,但閲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
語文學科與歷史密切相關,從小學到高中,每個學期的語文都有很深的歷史背景在裏面,像語文考試中的文言文閲讀,如果不瞭解歷史,做題恐怕要丟分。
歷來有 "作文家得語文 "之説,高考語文150分,作文佔60分,而熟悉歷史的話,寫作時就有源源不斷的靈感,那些歷史人物可以作為寫作素材,而這些歷史素材也是閲卷老師喜歡的。
因此,如果語文成績不理想,就要多讀歷史,先把基礎打牢,成績自然會提高上去。
《少年讀歷史》這套書涵蓋了從三皇五帝到民國的歷史,知識面很廣,可以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歷史典故素材,使他們在今後的寫作中能夠很熟練地直接運用。
而在寫作中,有些學生往往會進入一個誤區,認為所用的典故過於單一。比如高考時,一堆學生用司馬遷、屈原的典故,老師看了很多遍,你説他能給你高分嗎?
而要表達同樣的意境,其實還可以用其他的典故,但前提是你要知道哪些典故,這些都是讀史要得到的好處。
來源: 新父母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