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典型的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家長別再這樣做了

法國教育家盧梭説:“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為人父母都愛孩子,但寵愛不是溺愛。

要知道,當過度的愛變成溺愛,很有可能會“坑”了孩子一生。

尤其是以下這三種典型的溺愛做法,家長千萬要注意了。

3種典型的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家長別再這樣做了

包辦代替

不捨得用孩子

網上曾有一張照片很是搶眼,家長們接走出校門的孩子,都不約而同地接過孩子的書包,背在自己的肩上,孩子甩着雙手跟在後面。

有剛上學的孩子,也有年齡大一些的孩子。

揹着書包走在前面的,有年輕的父母,也有年邁的爺爺奶奶。

大家對一切已經感到太正常了,有些家長覺得:“書包重,害怕累,擔心孩子不長個。”

這是家長普遍的想法,覺得能幫一些就幫一些。

這種現象不僅僅指的是替孩子背書包這一回事,其背後折射出家庭教育的一種普遍模式——包辦代替型。

就是父母經常習慣性地代替做了孩子應該做的、可以做的事情。

甚至有些父母還説:“孩子,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事情不用你做。”

但是孩子遲早會走向社會,面對競爭卻無能為力的時候,家長再痛苦哀嘆也於事無補。

養廢一個孩子,真的很簡單,只要父母不放手,只要父母包辦代替。

我們為人父母,不能一直為孩子遮風擋雨,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才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我們要學會放手,鼓勵孩子動手,教會孩子獨立,當他將來獨自在面對生活時,才能從容去應對。

特殊待遇

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出現了可怕的現象,那就是:

“父母和家裏的老人把孩子寵得不行,孩子是名副其實的小公主、小王子。”

他們在家中享受着特殊的待遇,處處特殊照顧。

比如説吃獨食,好吃的食物放在孩子的眼前,他不給其他人就不能吃。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一定得買個大蛋糕。

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了高人一等的姿態,自然不會有換位思考之心。

甚至,孩子會變得目中無人,自私自利。

3種典型的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家長別再這樣做了

這樣的孩子只會索取,啃老族便是由此而來。

從小的特殊待遇,扼殺了他們吃苦耐勞的能力,他們會因此變得好吃懶做,難以自立自強,一旦索取不到,就開始懷恨在心。

當父母稍微違揹他們的意願時,便惱怒無比,視父母如仇人一般,拳腳相向。

莎士比亞説:“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被溺愛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走不長遠。

為人父母要記住,在家中,每個人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因為每一個家庭成員從人格上都應該是平等的。

3種典型的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家長別再這樣做了

一味護短

無條件袒護孩子

曾有一段微博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公憤。

在某一家早教機構裏,小男孩一直追着小女孩,但小女孩就是不願意和他一起玩。

在追逐中,不知道是男孩想搶女孩的球,還是想和女孩握手,兩人發生了爭執,女孩不小心拍到了男孩的頭。

隨後,男孩的媽媽抓住女孩的脖子,將她扔進了海洋池裏,導致孩子脖子有淤痕和抓傷。

當女孩媽媽過來找她理論的時候,她還理直氣壯地稱自己是出於保護兒子的正當防範。

男孩媽媽的行為,讓網友們憤怒不已,紛紛為小女孩打抱不平。

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的要害:“護子心切,但也要講是非曲折啊。”

為人父母要保護孩子,這無可厚非。

袒護孩子也是為人父母的天性,“護子”的出發點是源於對孩子的愛,但要講個“度”。

因此,護子不當,就是護短。

一味地護短,愛就變成了害,最終傷害的只會是孩子。

你不捨得教育的孩子,以後會有人幫你教育。

所以,為了孩子好,家長不要一味護短,要正確教育孩子。

黃磊説過一句話:

世界上有多少父母,就有多少個樣子的父母,沒有一模一樣的。

為人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而不是站在自身的角度看。

父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

父母愛子,當為之計深遠。

想要孩子有更廣闊的未來,將來擁有幸福的生活,就要學會正確愛孩子。

那麼,為人父母應該怎樣才能愛得合適,愛得自然,讓孩子成長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

◆平等對待

◆避免隔代溺愛

◆培養獨立意識

養育孩子這件事,過程錯了,結果就一定錯。

所以在教育時,切不可溺愛,該走的路,要讓孩子自己走。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越來越優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6 字。

轉載請註明: 3種典型的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家長別再這樣做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