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藥加點“料”,減毒又增效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健康

近日,江西上饒的劉女士來電諮詢,説自己在醫院藥房取的中藥有點“奇怪”:有的看起來黏黏的,甚至有的聞着有酸酸的味道,莫非取的中藥變質了?其實,這些“奇怪”的中藥大多是加了“料”的。這個“料”指的是炮製過程中應用的除主藥以外的附加物料。常用的液體輔料有酒、醋、蜂蜜、食鹽水、生薑汁。

中藥加酒矯臭矯味製藥用酒有白酒和黃酒兩大類。炮製用酒以黃酒為主,常用於酒炙、酒蒸、酒燉、酒浸淬等;白酒多用於浸泡藥物。酒性大熱,味甘、辛,能活血通絡、祛風散寒、行藥勢、矯臭矯味。藥物經酒制後有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強療效。酒制時,藥物的腥羶氣味能隨酒揮發而除去;酒有酯類等醇香物質,可以矯臭矯味。常用酒制的藥物有黃連、黃芩、大黃、白芍、白花蛇、山茱萸、女貞子等。

中藥加醋殺菌防腐製藥多用米醋等食用醋。醋制的方法有醋炙、醋蒸、醋煮、醋浸淬等。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藥入肝、理氣、止血、行水、消腫、解毒、止痛、矯味矯臭等作用。藥物經醋制後,醋能與藥物中所含的遊離生物鹼結合成鹽,從而增加其溶解度,更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療效;醋能使大戟、芫花等藥物的毒性降低;醋能除去藥物的腥臭氣味,進而矯臭矯味;此外,醋還具有殺菌防腐的作用。常用醋制的藥物有延胡索、甘遂、商陸、大戟、芫花、莪術、香附、柴胡等。

中藥加蜂蜜補中潤燥炮製常用的是煉蜜,其性平、味甘,能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矯味矯臭。蜜能與藥物起協同作用,增強其潤肺止咳、補脾益氣功效,還能矯味、緩和藥性及降低藥物的副作用等。常用蜂蜜制的藥物有黃芪、甘草、桑白皮、枇杷葉、款冬花、馬兜鈴等。

中藥加食鹽水滋補肝腎食鹽水為食鹽的結晶體加水溶解,經過濾而得的液體。其性寒、味鹹,能強筋骨、軟堅散結、清熱涼血、解毒、防腐,並能矯臭矯味。藥物經鹽制後能改變藥性,增強滋補肝腎、滋陰降火、療疝止痛等作用。常以食鹽水制的藥物有杜仲、小茴香、益智仁、橘核、車前子等。

中藥加生薑汁温中散寒生薑汁為鮮姜的根莖經搗碎榨取的汁液,或以乾薑加適量的清水共煎去渣而得的液體。姜味辛、性温,有發汗解表、温中散寒、降逆止嘔、温肺化痰、解毒等功效。經生薑汁制後能抑制藥物的寒性,增強療效,降低毒性。常以生薑汁制的藥物有黃連、半夏、竹茹等。

取藥時遇到“奇怪”的中藥,不妨先看看處方是不是有炮製過的中藥。發現中藥名稱帶有酒、醋、蜜等,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