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注力差該如何解決?火花思維兒童心理諮詢團隊來解答
“首先,作為家長,需要明白孩子的專注力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家長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表象和變化。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控力是在逐漸發展的。如果當我們提醒孩子之後,發現孩子是有意願來配合家長去約束他自己的行為的。説明孩子也在努力,從而也證明了家長和孩子有一份良好的親子關係。”海鷗老師講到。
同時,海鷗老師提到,關於“專注力”培養,非常容易出現的三大誤區:
第一,家長、老師不是很瞭解孩子專注力發展的規律,對孩子要求過高。根據兒童專注力發展規律,他們的專注力水平會隨着年齡增長而不斷地發生變化,家長需要了解自家孩子在應該是在哪個水平上。
有些家長是在老師的提醒下才關注到孩子的注意力問題的,但是有時老師們的提醒多源於管理的需求,而有可能忽視孩子在他的年齡段是否符合實際的專注力發展水平,從而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
尤其是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發展歷程都有不同,家長可以遵循兒童發展規律,客觀地看待孩子發展現狀,避免過度焦慮。
第二,家長容易忽視“注意力不集中”表現背後的原因。
對於小朋友來説,“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除了與專注力發展有關,可能還跟聽講規則建立、人際社交發展、主要學習風格類型、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相關聯。
例如,有些孩子的學習風格類型屬於動覺型(更習慣通過動手或身體運動來探索外部世界),那麼他可能在上課時、站隊時會出現身體動來動去、小動作多等表現,其實這些小動作能幫助孩子更加專注在老師所講的內容上。
所以不太建議在孩子聽講、思考的過程中反覆糾正、提醒孩子坐好、別動,以免這樣的舉動帶來過度的關注,反而會加強孩子的類似行為。
第三,誤以為孩子一動不動就是專注力強。
在專注力方面,會涉及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的發展。有的家長會發現,雖然老師反饋自家孩子紀律不好或者坐不住,而他在家看電視時,卻可能能坐很長時間,那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出現了偏移。
主動注意又稱為有意注意,也就是有預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孩子聽故事、學知識屬於主動注意。而被動注意又稱為無意注意,是一種自然發生,沒有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例如:孩子看動畫片就屬於被動注意。
幼兒時期孩子的主動注意方面穩定性差,容易分散和轉移,只能保持一定時間較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在孩子12歲以前,培養主動注意是家長老師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這裏,海鷗老師也給到了關於家庭教育的策略:
第一,為孩子營造簡潔、整齊的生活、學習環境,避免過多玩具、文具的干擾,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第二,每天讓孩子有10-15分鐘安靜地做自己事情的時間(看書、玩都可以)。
第三,平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專心聽孩子説話,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給他示範如何專心地聽講,讓孩子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模仿。
第四,可以和孩子做一些能加強他專注力的活動,比如視覺大發現、串珠子、親子閲讀等。
第五,除此以外,如果家長想更詳細地瞭解孩子專注力發展方面的問題,可以讀一讀《越動越聰明》、《如何幫助容易分心的孩子》這些書,也可以去看火花思維推出的《10節課解決專注力8大難題》家長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