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吃草莓,冬天草莓雖然貴,偶爾給孩子買一次也不過分。
但是有個寶媽遇到一件特別糾結的事情:
在超市給孩子買了草莓,價格也不便宜,60多一斤,寶媽開玩笑的説:“把這幾個大個兒的草莓留給爸爸媽媽吃好不好?”
結果4歲女兒直接拒絕説:“不行,這是我的”。
這讓寶媽心裏還挺難受的:自己一直在為孩子付出,自己花錢給女兒買的草莓,女兒居然拒絕的這麼幹脆,是不是平時的教育沒做好呢?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
孩子在1—4歲,會出現物權敏感期,對自己的東西看的格外嚴實。
孩子在吃一個包子,寶媽從旁邊咬一口,孩子就會大哭大鬧。
不過父母不要焦慮孩子的自私,這只是年齡特點。
孩子習慣了“以我最尊”的生活。
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管是誰,都要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為重,這慢慢的就會讓孩子認為:別人必須滿足我。
這種情況下,孩子很難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
還有就是父母讓孩子分享的時候,對話有問題。
“把這幾個大個兒的給爸爸媽媽好不好?”
本來孩子沒有分享的概念,父母一上來還是個“大招兒”,孩子就更加牴觸了。
對於孩子分享,特別是跟親人的分享教育,父母該如何做呢?
父母要跟孩子建立親密友好的關係,這樣孩子才能跟父母分享自己的食物,或者其他的玩具、心事等。
如果親子關係比較冷淡,孩子很難去給父母分享。
怎麼跟孩子培養親密的關係呢?
除了高質量的陪伴,跟孩子多互動玩耍之後,還要尊重孩子作為人的自尊和敏感,能夠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這樣孩子才願意跟父母靠的更親近一些。
父母日常中可以給孩子做好榜樣。
比如説家裏買了草莓,父母不要説:“為了寶寶買了草莓/給寶寶買了草莓”,而是應該説“家裏買了草莓,寶寶幾顆、媽媽幾顆、爸爸幾顆,不過爸爸媽媽愛寶寶,所以就多給寶寶幾顆”。
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給孩子打好榜樣。
上面我們説了孩子的“物權敏感期”,雖然“自私”是正常的年齡特色,但是父母還是要慢慢引導孩子去分享,懂得分享的孩子在人際相處時會更有分寸和技巧。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教起:
比如説李玫瑾教授説過一個例子:
家裏吃橘子,媽媽給寶寶一瓣橘子,跟他説:“平時奶奶對你好不好?”
孩子點點頭,媽媽又説“那着瓣橘子,寶寶是不是應該給奶奶吃?”
孩子跑去給奶奶。
然後寶媽再依次跟孩子説爺爺、爸爸和媽媽,到最後説“寶寶真乖,這半個橘子都給寶寶”。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懂的抓住小事去教育孩子,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度過“物權敏感期”,才能懂得該怎樣分享。
不過在教育孩子分享的時候,父母要注意不要企圖讓孩子“一下子懂得分享”,父母要懂孩子的發展和需求,這樣才能在接受孩子“自私”的基礎上,慢慢教會孩子要跟別人分享。
不過父母不要用語言或行為強制性的讓孩子分享,不然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物權歸屬意識”,還會讓孩子感受到自身被深深傷害到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