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帶孩子去紀姐家做客,恰好他們家小孩子都在,便商量着一起去外面吃飯。當我們走進餐廳時就看到有兩三個小孩子在裏面鬧騰,在餐廳裏面跑來跑去的,服務員説了幾次也不聽。孩子的媽媽在旁邊叫着他家小孩不要亂跑,只是沒什麼用,孩子還是一直在亂跑。
後來差一點撞到人,那位媽媽終於找到機會抓住自己的孩子了,跟差點被撞到的人道了歉,提溜着他到了他們餐桌旁邊,生氣的説教着孩子,教育他不要亂跑,孩子安靜下來,對媽媽的話滿口答應。
但沒坐下來一會兒就又跟小朋友滿餐廳跑着鬧了,還跑到外面去,那位媽媽着急的又追到外面去,生怕自己的孩子出現什麼意外。
孩子公共場合亂跑亂鬧,家長單單口頭教育了幾句。這種教育方法看似沒有問題,卻總是不能解決孩子亂跑的問題。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自身的教養會直接反映到孩子身上。大人錯誤的教養觀念和習慣,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暴自棄。
那麼父母們的哪些要求會導致孩子出現消極情緒呢?
1、標準過高
有些大人標準太高,不容易接納孩子犯錯。一旦孩子表現不如自己預期,就會用不好的態度去對待、責備他。但有趣的是,這些大人往往會認為自己很能接納孩子犯錯。
2、過度控制
基於權力慾、控制慾所使,有些大人喜歡孩子處處聽命於自己,不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或選擇;常否定孩子提出的意見,並用各種方法與手段,迫使孩子配合自己的決定。這種大人也會讓孩子感覺很沒有自我價值。
3、緊張大師
對孩子常處於焦慮、緊張、過度關注的狀態,深怕一個閃失孩子就會發生危險,所以會用種種方式限制孩子,以免他不照着自己意思做而出現意外。
4、愛指責、超理智
‘指責’意指用責備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錯誤;‘超理智’簡單説就是跟孩子講大道理。這是大人常對孩子使用的兩種溝通方式,但都不能讓他感受到被同理、被接納或被理解。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覺得大人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其實大人不是不在乎孩子,只是不懂更好的溝通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