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母親揍娃後,寫的作業前後對比,棍棒教育效果很好,網友卻不贊同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健康

導語:前幾年,“虎爸虎媽”的教育方式貫徹於部分家長的理念當中,對於不怎麼聽話的孩子,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採取“打罵”“斥責”的方式,雖説在短時間內能夠帶來明顯的成效,但長期應用這一教育方式,容易給孩子帶來身心上的傷害,而且,也會讓孩子對於學習產生相關的恐懼,成績稍微有一點兒下滑都害怕得不行。

但是,縱觀當下的教育方式,似乎很難看出,父母們會有對孩子的教育做出什麼實質的改變,特別是在面對那些總愛調皮搗蛋的孩子,沒有一點教訓似乎無法説服他們,但父母心裏也知道,這樣的叛逆對應的壓制,實在不是什麼好方法。

近日,某位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教育孩子的一段日常,因為這幾天被學校告知,自己家孩子最近的作業寫得不是特別好。在聽到老師的反映後,網友一氣之下揍了孩子,沒想到作業居然和之前有明顯差別。

這樣的變化,也讓不少朋友開始疑惑,這所謂的“棍棒教育”,當真是有效果嗎?

雖然從孩子的作業工整程度來看,似乎真的有顯著的改變,但這也並不意味着類似的教育對所有的孩子是適用甚至是可以提倡的,畢竟它所能達到的效果是非常短暫的。

也許對於少部分孩子來説,這樣的威脅能夠帶來一定的作用,但家長們是否有細想過,如果你持續地以打罵來進行教育的話,孩子有一天突然説出:“你直接把我打死算了,反正我怎麼都做不好!”,如此的反應,你還能下得去手嗎?最終的結果定然是矛盾重重了。

而且,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孩子的心理有個非常大的轉變。某位同樣使用暴力教育的家長就表示,自己家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寫作業總是慢吞吞的,明明才幾道題,卻能熬到十二點才寫完。

母親揍娃後,寫的作業前後對比,棍棒教育效果很好,網友卻不贊同

後面看不下去了,把這孩子“揍”了一頓,不僅速度上去了,質量還提高了。不過,這位家長也發現,孩子從此對她冷漠了許多,也不怎麼主動溝通了,而家長也非常無奈,並表示之後不敢再打了。

的確,輔導作業一直是家長們心中最煩惱的事情,無論作業的量有多少,孩子就是不願意動筆,動筆之後也不想思考,總覺得周圍有更好玩的東西,相較之下作業顯得非常無聊。

比如,有些網友分享説,自己家孩子原先寫作業也非常磨蹭,而且一點兒都不專心,中途還喜歡跑去各種玩耍。如今轉換了一個新的方式,答應他乖乖寫完作業就一起玩遊戲,如此一來,孩子寫作業的速度有了顯著提高,雖然家長辛苦了點,得犧牲時間來玩樂,但還是算有進步。

類似的激勵行為其實也不少,但有家長卻疑惑,這樣的方法雖然有用,但也不知道能持續多久。但對比起那些輕信“打一頓”成績就能上去的家長,還是前者會更恰當一些,後者是非常容易帶來心理問題的。

而且,父母總是喜歡灌輸“我是為你好”的想法,但行為上的暴怒卻完全不能讓人接受。如此一來,這樣的孩子是容易形成過分依賴父母情緒的性格,對於父母説的話,不管是正確還是錯誤,都會全盤接受。

長大之後,在日常的社交中也時常處於卑微的位置,甚至會錯誤地以為,什麼事都要以“揍”一頓才可以解決好,將來自己也會如此去教育後代,這樣的方式方法,實在是不好。

當然,生活中還是有一部分家長是非常講道理的,他們會以温和和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孩子的錯誤,當孩子成家立業後,也同樣會這樣去教育後代。

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一直是比較複雜的事情,即便你詢問有多年經驗的老師,他們也很難告訴你具體要怎麼做,畢竟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説不定老師在管理孩子的時候也會有頭疼的情況。長期使用一種方式去管教,最終呈現的效果都是非常一般的。

總結:當遇到無法解決的溝通障礙時,爸爸媽媽可以多給點耐心,這樣才是最為正確的教育,要讓他們明白,什麼行為是正確的,怎樣做又是錯誤的。倘若總是犯錯,也不願聽進去,再換個方法也來得及。

説實在的,父母也是第一次試着去成為父母,他們也在探索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是最適合孩子的,在這其中,總有錯誤,但能夠和孩子一起進步發展,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