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做不完的作業,老師和家長給不完的壓力,還有同班同學間明裏暗裏的競爭。不得不説,現在的孩子大多承受着這個年齡不應該承受的責任。
很多父母覺得好好學習、乖巧懂事是孩子應該做的,為此採取威逼利誘的手段,幾乎從不聽孩子發自內心的聲音。
卻不知,越來越多的孩子因此患上了“空心病”,對生活的毫無積極意願,甚至甘願放棄生命來躲避壓力,因為生命本身對他來説並沒有多大意義。
比如前段時間四川瀘州有的小學生,留下一封親筆遺書後就從高樓跳下。
小小年紀的他,字裏行間卻都透露着對父母的失望,對學校的厭倦,對同學的恐懼。
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他説:“從小就被希望像大人一樣,活着太累了,想讓我找回遺失的快樂真的做不到,現在只希望自己能多睡一會兒。”
為了好好休息一會兒,他放棄了整個世界。
為何條件好了,卻有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
也許很多父母覺得是孩子心理素質太差,但實際上每一個選擇放棄生命的孩子心裏,都有一個渴望被愛、被理解、被需要、能創造幸福的念想。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照理來説不需要考慮温飽,應該更幸福才對,可現實卻好像相反。
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想了解原因,要懂得馬斯洛需求層次:簡單來説,人的需求可以歸為五個層次,從下到上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
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人的心理需求處在不同的等級,做出的行為和應激反應也不一樣,它是驅動人們不斷前進的原始行動力。
那些輕生的孩子,他們的層次可能只是停留在生理需要,對安全,歸屬,尊重,價值實現都有欠缺。
只被滿足了生理需求,其他的被忽略或者從小就缺失,孩子自然就會缺少安全感和溝通,無心熱愛生活,成為一個“空心人”。
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事實上,“空心病”如今在孩子身上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現象。
關於空心病:
時代空心病這個概念,來自於2016年11月,北大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的演講。
他認為:空心病和抑鬱症有些相近,從精神學角度來説,它沒有藥物可以醫治;得了空心病的人一般情緒低落,缺乏生活興趣和溝通,常伴隨着強烈的孤獨感和無價值感。
在北大這樣的好學校,基本是學習好的怪同學,要麼就是學霸,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30%多的同學厭倦上學。他們並不是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而是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不得不強忍着天性去學習,還有40%的同學覺得學習和人生沒意義,人生軌跡就在眼前,沒有奔頭。
就連最近很火的李雪琴也有抑鬱症,感到孤獨,她想做一條鹹魚,會翻身就行。
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説白了,“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那些錯誤的教養方式加上學校繁重的學習任務,讓很多學生受之不起,漸漸就變成了根據父母指令生活的人。
孩子生命的意義,應當自己界定
説到這裏,我想説説徐凱文主任舉的兩個例子,可能這樣大家更容易共情。
有個高考狀元説,他感覺自己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小島上,很恐懼,周圍事物都是危險的,儘管已經19歲但就是覺得自己從來沒活過。
這段描述證實了“偏執-分裂焦慮”和恐懼元素,“支離破碎的小島”代表自己的心理不完整,“時不時感到恐懼” 是在説他內心對外界環境的排斥。
想讓孩子重新完整起來,就是要從興趣出發,允許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制訂學習計劃以外的興趣計劃和簡單的小目標,讓生活更有動力,而不是為了成績一切讓步。
孩子內心恐懼的部分就需要父母耐心陪伴了,及時溝通,發現孩子有不對勁的地方就聊一聊,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才會敞開心扉,讓愛在心中流淌。
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第二個例子是一位諮詢者説的:“徐老師,我不知道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去哪,這個世界裏好像沒有我,我已經不是我,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儘管他在很多人看來已經是成功人士,但卻對最簡單的事產生了疑問,這樣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輕生的,因為生命在他看來沒有價值。
讓孩子做自己,在情緒、精神、意識上擁有體驗的機會,最終孩子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個體。
孫瑞雪説:一個完整的人,不僅是完整的行為,更是完整的人格。
“空心人”是一種意識形態,只要保持察覺,耐心溝通,就會有温暖、期待和動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9 字。

轉載請註明: 越來越多孩子放棄生命,“空心病”的背後,是被父母殺死的興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