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經常説"人有三急",生理上的需求一般都很難忍,有需求就要解決,上個廁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對於孩子來説,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卻"不急"?
調查顯示:約80%的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
關於孩子會不會在幼兒園大便這個問題,全國幼兒成長中心曾經做了一個抽樣調查,結果有80%左右的孩子,説自己不會在幼兒園大便。而剩下20%的孩子,有的雖然會在幼兒園大便,但仍然感到不自在,而有的孩子表示自己可以很自然地在幼兒園大便。
關於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這個問題,寶媽周女士就深有體會。還記得她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不敢去廁所小便,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她都能接到老師的電話,説女兒尿褲子了。好不容易女兒能接受了在幼兒園小便,又出現了不敢在幼兒園大便的問題。
每天接女兒放學回家,她總是第一時間就跑去廁所,周女士擔心女兒這樣經常憋着對身體不好。後來周女士仔細詢問了女兒,問她:"為什麼你每次都要等到回家才上廁所大便,不在幼兒園大便呢?"女兒説:"我不喜歡在幼兒園大便,有很多男生。"
原來,女兒就讀的幼兒園是男女一起上廁所的,這樣更方便老師照顧孩子。其實男女混廁的情況,在很多幼兒園都有,一些小朋友覺得男女混廁難為情就不想在幼兒園上廁所了。
其實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不是"不急"而是"不敢"。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的理由有以下幾個:
不會擦屁屁
有很多小朋友平時在家裏被媽媽慣壞了,上廁所都需要爸爸媽媽幫忙擦屁股,或者是有智能馬桶自動清洗等,結果導致孩子不會擦屁股。那麼在幼兒園裏上廁所,孩子不會擦屁屁就成了阻礙。
別的小朋友都不上,我也不上
還有的小朋友,比較在意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在幼兒園裏,都要儘量保持和別的小朋友同一步調,以免自己顯得比較突出,然後不受到歡迎。抱着這種心理,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不去大便,他也就不去。
人多、害羞
幼兒園的廁所不像是家裏,可以自己一個人上。加上幼兒園的廁所大多沒有門板,小朋友上廁所難免會有心理壓力。再加上有的幼兒園男女混廁,更容易使得孩子害羞,不敢大便。
怕臭到老師
小朋友也是愛面子的,別看他們平時什麼都不懂的樣子,但是心裏的小九九可不少。如果孩子很喜歡幼兒園老師的話,那麼他們就會盡量維持自己"完美的形象"。有的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就是怕臭到老師。
當然了,還有一些諸如不是馬桶不習慣、不會用蹲廁等理由也有,只不過不那麼普遍。孩子不敢在幼兒園上廁所的原因搞笑又可愛,但也別忽視背後的心理因素。
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的心理因素:
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表現在孩子身上就是"強迫症"、"執拗",比如做某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對於孩子來説,幼年時期的安全感來自於身邊熟悉的事情。幼兒園的廁所和孩子家裏的廁所不一樣,他們就會本能地抗拒。
"羞恥心"的萌發
一般情況下,孩子3-4歲會覺醒自我意識,意識到自己的一個個體。而之後"羞恥心"也會萌發,孩子能意識到大便、小便是自己的隱私,經常有意迴避,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大便、小便的樣子。
陌生環境的不安感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情緒軀體化投射"的顯現,簡單來説就是某種心理無法體現和表達,進而通過異樣的行為或身體症狀表現出來。而孩子對幼兒園陌生環境的不安感,可能會導致他們無法在幼兒園裏大便。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呢?
幫助孩子熟悉幼兒園如廁的環境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或者是上幼兒園出現不敢上廁所的情況後,父母可以嘗試幫助孩子熟悉幼兒園的如廁環境。比如外出的時候,多讓孩子自己去公共廁所,熟悉人多的如廁環境;或者是在家裏模擬一下幼兒園的場景,幫助孩子適應。另外,父母還得教會孩子自己擦屁屁,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抵消對幼兒園如廁的恐懼心理。
孩子尿褲子不要嘲笑、打罵
有的時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屎尿屁,拉在褲子裏面,父母就嘲笑他們,或者是打罵。時間久了,會讓孩子覺得內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甚至會對此產生心理陰影。所以,父母平時不要對尿褲子的孩子大聲呵斥或者嘲笑,而是告訴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慢慢地孩子就可以對上廁所這件事情不那麼"過度緊張"。
讓孩子瞭解便便是正常需求
年幼的孩子對於大便這件事情的看法,都是很不好的。比如孩子認為大便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看到別的小朋友大便,他們會説"臭臭",然後嘲笑別人。於是乎,在幼兒園大便就成了孩子眼中丟臉的事情。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瞭解便便是正常的需求,不需要感到羞恥。可以通過繪本、日常教育的方式,讓孩子瞭解自己身體的生理及需求,減輕對便便的抗拒心理。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平時敢不敢在幼兒園大便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