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看微信,一位男性朋友發朋友圈説“女兒出生了,我這一生的喜悦和擔憂也隨之而來”,心想這人還挺文藝,當然也對他的那點疼女兒的心思心有慼慼焉。想起來我家女兒剛出生時,老公坐在醫院的嬰兒牀邊守了一宿,一臉嚴肅。問他怎麼了,他沉思了一會兒説“我在想,以後女兒會嫁個什麼樣的男人。要是他對咱家閨女不好,我怕我忍不住動刀子”......
看,這就是廣大老父親疼女兒的一顆心。有句快被説爛了的話:養女兒就像養一盆嬌貴的花,任你多少年細心呵護,最終花都會被別人連盆端走。對於養花的老父親來説,惟願端花盆的人,以後能對那花好一點。
不過,老父親們雖然總害怕女兒將來所託非人,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女兒將來嫁得好不好,跟自己關係重大。
女兒會有意無意地以父親的特質為模板來挑選未來伴侶
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曾經説過,女兒會有意無意地以父親的特質為模板來挑選未來的另一半。簡而言之,女兒在擇偶時,要麼會覺得“一定要選和父親一樣的男子”,要麼會咬牙切齒地提醒自己“一定不要選父親那樣的人”。但不管如何,她們的擇偶模型是父親。由此可見,父親對女兒擇偶觀的影響。
“我要選和父親一樣的男子”,女兒有這種想法,説明父親的教育是成功的。作為女兒接觸最早、生活時間又最長的一位異性,父親的角色對女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親在生活中對待配偶的態度、為人處世的風格,對異性尤其對女兒的評價,都會影響到女兒對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自己的擇偶觀。
如果父親很糟糕,女兒大概率還是會找和父親一樣的伴侶,跟媽媽一樣陷入不幸
也許有人會疑惑,即便父親當得糟糕,女兒在擇偶時也會選相反項的,這樣父親也無須承擔什麼責任呀。但事實是,儘管父親在女兒眼裏形象很差,女兒也堅定決心,以後堅決不找這樣的人,可令人無奈的是,她還是會在潛意識的作用下,尋找和父親特徵一樣的男子。尤其是父親身上有酗酒、家暴、賭博等典型負面特徵時。
我的一位朋友已育有一兒一女,如今丈夫眼高手低,總是幹一段時間工作就辭職,常常賦閒在家,並開始買博彩,時贏時輸。朋友靠着微薄的工資收入來養育一雙兒女,稍有埋怨便會遭老公拳打腳踢。令人詫異的是,她似乎已經習以為常。據她説,小時候她的爸爸也常常喝酒賭博,一不順心就打她媽媽。
對此該作何解釋?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如果父親酗酒家暴,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會對此習以為常,認為這就是家庭該有的模樣。即便女兒意識覺醒,但受原生家庭模式的影響,她也會在新的家庭裏喚醒舊的相處模式,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它,以便證明:我現在長大了,可以幫助當年那個弱小的我了,也有能力扭轉不幸。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長期在家暴家庭長大的女孩,嫁人後即便老公是個温文爾雅的男子,也往往會被女方用言行逼得動了拳頭。
因此,父親若想讓女兒有個好的歸宿,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尊重自己的配偶,正確評價女兒,尤其不要在女兒青春期時評價女兒的身體(太胖太矮等)。要知道,父親的言行會影響女兒對於自己女性角色的定位,從而塑造女兒的自尊,進而影響女兒的擇偶標準(如:我本人是否優秀,是否值得人愛,是否配得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