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教育孩子,“低層次”的父母喜歡嘮叨,而聰明的父母卻各有招數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健康

教育孩子,“低層次”的父母喜歡嘮叨,而聰明的父母卻各有招數。兒時孩子不懂規矩總是容易做錯事,家長自然想在第一時間糾正孩子錯誤的做法,所以就會在旁邊不斷地提醒他們。父母覺得不斷的嘮叨就能讓孩子記住,實際上這種教育方法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反感,從而在心底遠離你。嘮叨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法,各位家長應該及時改正,並且找到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

前幾天正好有空,於是就去閨蜜家串門。剛進去就碰上她在教育孩子,一聽才知道,原來是她家娃沒有按時學習。“早晨起牀就知道玩,趕快把電視關了去看書。”孩子聽到這句話以後不情願地去了自己的房間,把書翻開。但是心思似乎根本就不在看書上,半天書本都沒翻一頁。看書堅持了沒一會兒,孩子就在自己房間擺弄起了玩具。

“讓你學習你在幹嘛?昨天教你的詩會背了嗎?玩兒一小會兒就趕快去學。”孩子一臉無奈的聽媽媽嘮叨完,然後又自顧自地玩起來,彷彿剛剛根本就沒有聽到似的。

隨後,我和閨蜜坐在沙發上聊天,她又忍不住開始嘮叨。“我家孩子真是太不讓人省心了,每次學習都不自律,説了很多遍,他也不放在心上,這次考試又退步了三名。”看得出來她真的非常為孩子着急,才會旁邊不斷地提醒孩子。

我在她家待了整整一天,也聽了一天的嘮叨。她無數次向孩子強調要好好學習,但卻沒有告訴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好幾次她的嘮叨都讓孩子有了不耐煩的表情,但又不敢向媽媽提出異議。

家長過度嘮叨只會讓孩子出現牴觸情緒,這樣反倒不利於教育。我們總是習慣於用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事情的正確做法,但卻沒有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或許你這種陳述問題的方式,孩子根本就聽不懂,而且他們也不感興趣。

案例中家長的嘮叨完全是無效的教育,她沒有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沒有提供正確的引導。李玫瑾教授指出,嘮叨只是“低層次”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聰明的家長一般都會想出更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説愛嘮叨的父母是“低層次”父母

1. 嘮叨,令孩子反感

總是重複説一樣的話,不論是誰聽過很多遍都會出現牴觸的心理。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將擁有自我意識。他們能夠學會自己做判斷,而父母只需要做好引導,而不是在一旁指揮孩子怎樣做。大部分嘮叨都是無效的語言,只是家長在宣泄自己不滿的情緒罷了。講太多孩子會更加厭煩與父母溝通,不利於教育的實施。

2. 孩子根本就聽不懂

家長自認為自己的嘮叨很有道理,可這些話並不在孩子的理解範圍內。家長應該試着轉變自己的表達方法,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和他們溝通,而不是一味地嘮叨。

3. 嘮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六歲以前的孩子可從父母平時的語言中學習到相應的知識,而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具備了不錯的語言基礎,而過多的嘮叨對於孩子來説已經毫無意義了。

父母要知道重複的語言對於孩子來説只是囉嗦的廢話,總是在嘮叨聲中成長,孩子的心情更容易煩躁。此時便會出現逆反行為,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建議大家多學學聰明的家長,用不同的招數去引導孩子。

聰明的父母用哪些“招數”教育孩子

1. 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

這裏主要強調的是把孩子當作一個具有獨立思考的人,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和孩子共同商討結果,而不是自己幫孩子做決定。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他們才願意説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達成有效的溝通。

2. 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希望各位家長不要總是嘮叨説些無用的話,而是直接簡明扼要地講出事情的關鍵。例如想讓孩子去學習,那麼我們就應該把學習時間具體化。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讓他們嚴格按照上面的計劃去學習。

3.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家長嘮叨無非是為了防止孩子犯錯,可是他們如果沒有承擔過犯錯的後果,那麼又怎麼能長記性呢?所以我們不妨讓孩子做錯一次,嘗試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這樣做可能會比不斷的嘮叨更有教育成效,當然大家要注意分寸,保證這件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教育方法自然會有差別,家長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做好調整。學會靈活變通運用各類教育方法,這樣才能學會正確的引導自家孩子。

你平時有嘮叨孩子的習慣嗎?在你看來,這種教育方法有什麼弊端?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往期好文分享

青少年科學家培養中心深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