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一件簡單又日常的事。人體中,水分約佔體重的65?0?所以,為了保證正常的生理代謝,一個人每天必須飲用適量的水。
正常情況下,人一天之內對於水分的攝入量大概在2000毫升左右,而水分的代謝週期基本上都在2個小時以內,所以説正常人一天需要小便7次左右,這樣才算正常,可是這也並非人人適用,總會有一些特例。
比如有的人喝了一點水,就會出現尿多的情況;而有的人喝水較多,卻沒有尿意或很少上廁所。這是什麼為什麼?這兩種人哪個更健康?
喝下去的水,多久變成尿?
水進入人體之後,需要先經過食道進入腸胃,然後經過消化系統的吸收,進入血液中。
水進入到血液中後,會由腎臟進入過濾,變成原尿,原尿再由腎臟進行吸收,把其中的營養物質吸收進血液中,然後把含有氨的代謝物和含有鹽類的水溶液排出,這就是尿。
尿再經由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體外。
水變成尿的時間並不固定,水需要多長時間變成尿,會受到人體內是否缺水、氣候、温度、情緒、活動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變成尿之後,尿會儲藏在膀胱中,排出的是快是慢,還要看膀胱的大小。
水變成尿液,正常一般需要30—45分鐘,但是由於尿的形成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有些人會快一些,有些人會慢一些。
根據研究發現,水在體內變成尿的時間,最短只需要6—8分鐘,最長則需120分鐘左右,這也就是説,水喝入體內,大約需要6—120分鐘變成尿液,不同的人,尿液形成速度不同。
有些人喝完水後很快就會有尿意,有些人喝完水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尿意,其實這兩種情況沒有好壞之分,都是正常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不同的人,膀胱大小、括約肌鬆弛程度、出汗量、排尿習慣不同所致。
喝水就尿和喝水不尿的人
一、膀胱大小不同
膀胱大的人,儲存的尿液多,尿液需要形成一定量後,才會刺激到膀胱產生尿意。所以他們可以很長時間不排尿。
膀胱小的人,儲存尿液自然就少,一有尿很快就會刺激到膀胱而產生尿意,所以他們一喝水就會有尿。
二、括約肌鬆弛程度不同
膀胱的括約肌的鬆弛程度也影響了一個人排尿的頻率。對於一個人來説,若他的膀胱括約肌的肌肉很強大,收縮能力自如,這樣就是有尿意也可以很輕易地憋住,所以可以很長時間不上廁所。
而有的人括約肌比較鬆弛,所以膀胱兜不住太多的尿液,就會想要上廁所。
三、出汗量不同
汗腺很發達的人,容易出汗,體內的水會更多地以汗液的形式被排出,喝水多出汗量也會跟着變多,這樣尿液的量就會減少,可以很長時間不排尿。
而汗腺不發達的人,整天不怎麼出汗,體內的水更多的會以尿液的形式被排出,尿量比較多,一喝水就會有尿。
四、排尿習慣不同
有的人習慣憋尿,久而久之膀胱的敏感度就會有所下降,即使水喝了,身體也能適應,自然就不會那麼快的產生尿意。
而有些人對尿意比較敏感,有了尿意,就忍不住想尿尿,幾乎沒有憋過尿。
綜上所述,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沒尿的人根據情況的不同,身體的排尿情況也會不同;在正常的情況下不要過於擔心。
有人説一喝水就有尿,是腎臟不好的表現,其實這種説法是沒有依據的。
尿多不一定是腎不好
腎功能不好的症狀更多的是尿少,尿多的情況只有在一些急性腎功能損傷的過程中短暫出現。
還有些疾病會讓尿變多,比如糖尿病、尿崩症等;但不一定都是腎臟不好造成的。
不過,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尿液異常,都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調理身體恢復健康才行。畢竟,尿液發生的變化和腎臟健康息息相關,雖然不一定都是腎不好引起的。
圖文 / 高質量生活家
編輯 / 黃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