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去教育孩子 權威式管理也會有惡果

  【六一兒童網導讀】相信大家都記得小時候,家長們都特別習慣於權威式管理,就是説家長説的是真理,孩子一定要去做,都是為了孩子好。

如何有效去教育孩子  權威式管理也會有惡果

  其實家長有的時候就是想證明自己説了算啊!特別是孩子不肯聽的時候,這種要説了算的想法就會非常強烈,雖然是無意識的,但是家長的權威一定要有,不聽就不行,不管對錯。

  回想一下你和孩子相處的過程,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你讓孩子做的事,他不肯,你們兩個都倔強在那裏,很多時候你都會以“為你好”為由強迫他就範,美其名曰講原則(當然有的時候是真的講原則)。

  孩子還小,如果再長大一些,自我意識逐步增強,這種“濫用權威”的方式必定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因為他已經明白,媽媽就是想讓我聽話而已,我就不。

  家長喜歡濫用權威的方式有哪些?

  為要求而要求

  有些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從來不關注這個要求是否合理,孩子能不能達到,或者説這是不是一個對孩子有益的要求,家長的關注點更多在要求本身,也就是説,我作為家長提出了要求,你就應該去做,哪裏有那麼多理由可講。誠然,按照孩子的心智水平,有些問題孩子是理解不了的,家長也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事無鉅細地去解釋,但是,在一些明顯不合理的要求上,家長還一味的強調、吼叫,就是一種濫用權威的表現了。

  為壓制而壓制

  還有一些家長喜歡採取壓制孩子的方式,特別是在人多的場合,和孩子説話常常有一種管犯人的感覺:快點、閉嘴、你怎麼回事?實際上在家長説這些的時候,孩子要麼懵懂無知,要麼已經習慣了,繼續調皮搗蛋,家長想要通過壓制來發泄權威的意圖並沒有達成。

  家長濫用權威的惡果有哪些?

  使孩子沒主見

  史代納曾説:我們最大的努力,是在培養自由的人。讓他能夠自己決定他的目標,指導他的生活。一個人是否真正自由,在於能否獨立思考,運用自己的各種天賦,實現自我。而一個人是否能掌握自己的人格發展,對自己負責,與童年成長時期所獲得的東西有深切的關聯。

  膽怯內向的孩子在權威式管理下會更加膽怯,而且習慣於服從家長的命令,面對問題和困難時常常有些不知所措,總是等着家長來給自己做安排。一個孩子沒有主見,在其成長道路上是非常致命的問題。

  使孩子愛逆反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用強制的行為很多時候都是有用的,因為孩子還小,他沒有更大的能力去反抗大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開始用自己的視角去觀察世界,這時候那些本性大膽又心思靈活的孩子可能就會採取逆反的方式和家長去對抗,並且不斷觀察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反應,如果家長使用更大的權威式管理來壓制,那麼孩子即使服從也是短暫性的,他會在如何反抗上動更多的腦筋。

  從“椰殼效應”看如何與孩子溝通

  “椰殼效應”來源於一個生活實例:一個孩子不喜歡吃飯,他的父母非常擔心。有一次,孩子的父親偶然帶回來一個椰殼,孩子非常喜歡,家長就順勢把椰殼劈成兩半用來給孩子當吃飯的小碗,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特別喜歡,結果慢慢愛上了吃飯。“椰殼效應”從心理學角度要表達的是:讓孩子接受要求的關鍵在於成人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從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和主動性。

  從家長的教育角度來説,我們需要對孩子有相應的要求,我們所提的要求應該以一種讓孩子心服口服的方式去接受,並且在提要求的過程中,確實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選擇調整,這正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而不是為了作為家長的面子,和孩子進入對局的狀態,彷彿一定要決出個勝負來,以證明自己説的沒錯。

  如何有效利用“椰殼效應”去管理孩子

  找椰殼:要求的同時給孩子説話的機會

  許多家長都有困惑,我明明是為了孩子好,他不理解我的苦心,還和我對着幹。我認為,這有可能是家長習慣了無溝通的提要求方式。當家長對孩子提要求時,孩子有可能因為各種不合理的原因不想做,這種態度特別容易激怒家長,讓家長覺得孩子是故意的,就是在搗亂,只能壓制。一旦進入到這個狀態,家長和孩子就沒有了心與心溝通的可能,再往下繼續一定是雞飛狗跳。

  有一次,我家小寶起牀晚了,去幼兒園的路上哭哭啼啼,我也很生氣,就説:趕快走,都幾點了,快點。我的話音沒落,他就擋住我,一邊哭一邊不讓我走,反覆説:我就不去我就不去。這個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的方法不合適,於是我把他拉到路邊的椅子上,很輕柔地抱了一下他説:我剛才態度有點不好,我抱一下你,表示我的歉意,但是你覺得你賴牀對嗎?因為我態度的轉變,小寶停下哭泣,他説:媽媽,我也有不對,是我不肯起牀才惹你生氣的,我們都改正好嗎?他説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特別驚訝,這轉變也太快了吧?但這就是孩子啊。

  做椰殼:提要求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這是需要技巧的。每個人表達的時候都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來説問題,如果是家長,那麼孩子作為傾聽的一方會從心理上認為這個要求是為了你,而不是為了我,那我為什麼要聽。這就相當於家長的“椰殼”是用來給自己吃飯的而不是孩子。

  仍以起牀為例,如果我們對孩子説:你快一點,媽媽上班要遲到了,領導要扣錢。孩子一點都不會着急,因為這和他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你説:你快點起,不然你就遲到了,遲到了你就當不了今天的第一名了,也沒辦法幫老師做小值日生了,多遺憾啊!這個就和孩子有巨大的關係,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那麼孩子就一定會有內驅力。

  護椰殼:不要提破壞家長信服度的要求

  有的家長和顏悦色,説話簡潔,在孩子心中樹立起不怒自威的形象,雖然對孩子管教得少,但是每管教一次都讓孩子印象深刻。而有的家長對孩子日夜照顧,卻讓孩子給予一個嘮叨或者煩人的評價。歸其原因,是沒有建立好讓孩子信服的形象。孩子對家長不服氣,在於家長的要求提得不合理,日積月累,這些不合理從説不出哪裏不對逐漸成了孩子心裏清晰的印象,這個時候,爸爸或者媽媽説話沒道理的形象不斷加深,無法在孩子心中建立起信服度,那麼孩子就會開始進行嘗試性的反抗了。

  建議家長們,在給孩子提要求時儘量不要隨意,養成沉穩細心的習慣,説出來的要求一定是合理的,孩子即使耍無賴也沒辦法找出問題的,家長這種態度特別能感染到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是考慮問題很周到的。

  結語: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放下為人父母就一定要高高在上的潛意識,在孩子完全能理解的範圍內進行溝通,並細心去捕捉生活中的“椰殼”,把它變做能讓孩子喜歡的“碗”,孩子將會發自內心地愛你,並且理解你,形成和諧有效的親子關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70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有效去教育孩子 權威式管理也會有惡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