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健康?錯了!這6個用油誤區,幾乎每個家庭都有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健康

食用油,是每個人每日必吃的食物,不僅改善菜餚口感,還能為人體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但長期不當食用,卻會增加肥胖、三高等慢性疾病風險,對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從正確的選擇到安全的食用,都格外重要。

而在日常飲食生活中,對於食用油的錯誤認知,讓很多人不小心入坑了……

1,油的保質期很長?開封后最好在3個月內用完

一般食用油包裝上寫的保質期往往長達18個月甚至更久,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只要在此時間內食用,油的品質都是良好的。但其實,這個保質期只是針對未開封的食用油,而開封后的食用油,即使在保質期內,也並不見一定安全。


食用油開封后,會與空氣接觸,其中的營養成分就會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活躍的過氧化自由基,而自由基累積過多,油就會產生一股“哈喇味”,加熱後出現煙大、嗆人的現象,此類食用油就是變質了。

而若是長期食用變質油,可能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甚至會加速衰老,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專家表示,食用油開封3個月,是安全用油的臨界點,因此開封的食用油最好在三個月內用完。

油的正確儲存方式

①大桶的油最好裝入深色玻璃或者陶瓷材質的小油壺中分批使用(油壺需每個月清洗一次),當然,直接購買小瓶裝的油更方便。

②不管是油桶還是油壺,都要密封放置在避光、陰涼處。

③大桶裝油中可以放一粒維生素E軟膠囊或加點丁香、桂皮等物質,能減緩氧化速度,減少醛酮等有害物質的生成。


2,價格高=營養好?不一定

相比普通的大豆油、菜籽油等,橄欖油的價格要高得多,因此很多人都有橄欖油營養價值更高的理念。

不可否認,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是所有植物油中較高的,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好處。但其價格高昂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不只是營養方面,還由於其提煉困難,生產成本本身就高。

其實,國產的茶籽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不低,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D、胡蘿蔔素、磷脂、角鯊烯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及橄欖油所沒有的生理活性物質——茶多酚,價格也實惠得多,對於一般人羣是不錯的選擇。

食用油,最合理的做法是交替用油,因為每一種油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能更均衡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


3,交替用油,是用不同名稱的油?更應看脂肪酸結構

市場上油類繁多,很多人選購時都會陷入煩惱,而秉持着吃油多樣化的準則,每次都換着買——這個月買大豆油,下個月吃玉米油,之後再吃葵花籽油……

其實,所謂的交替、多樣化用油,是指按照脂肪酸結構換成不同品種,而不是簡單的換一種名稱的油。

①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結構類似;

②花生油、稻米油類似;

③茶籽油、杏仁油、橄欖油類似;

④亞麻籽油、紫蘇籽油類似。

除了按照脂肪酸結構選油,更要考慮個人的實際情況,如高血脂患者宜選玉米油;記憶力下降的人宜選花生油等。


4,植物油比動物油好?各有優劣

很多人認為動物油比植物油更容易引發冠心病、三高、肥胖等,因此拒絕食用動物油。

專家表示,這種想法過於片面,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的確易導致動脈硬化,但它其實又含有對心血管有益的脂蛋白、多烯酸等,能保護臟器;而且動物油更耐高温、更穩定、煙點更高,高温烹調時能減少反式脂肪的生成,減小對人體的傷害。

正確的吃法是植物油、動物油交替搭配食用,以植物油居多。豬油,相對更適宜油炸和爆炒。


5,無論煎炸煮都用一種油?看耐熱性

中國食物的美味,得益於烹調方式的多樣,而很多家庭不管是炒菜、燉菜,還是油炸都習慣用同一種油。

但不同油的耐熱性不一樣,烹調方式的不同也決定了油温有高低,過高的油温會加速致癌物的產生,增加健康風險。

炒菜:耐熱性較好的花生油、葵花籽油、茶籽油、大豆油等。

煎炸:耐熱性好的棕櫚油、黃油、椰子油、牛油、豬油等。

做湯、涼拌:耐熱性差的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橄欖油等。

注意:炒菜時,更建議熱鍋涼油,即先將鍋燒熱,再倒油,不必等到油冒煙再炒菜,有些油冒煙時温度早就超過200度,易增加肺癌風險。


6,標有“不含膽固醇”的才是好油?可能只是噱頭

一聽到膽固醇,很多人都開始排斥——對血管不好,堅決不吃。所以在購油時會傾向於購買標籤上打出了“不含膽固醇”的品類,認為不含膽固醇的就是好油。

事實上,膽固醇只在動物性食品中存在,植物油中都不含膽固醇。所以説,“不含膽固醇”可能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小貼士:食用油的理想用量是每人每日25克,最多不宜超過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