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按照期盼的樣子成長,把我們的願望加在孩子的身上,也就衍生了強勢型父母、控制型父母、直升機類父母。而這些類型的父母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在網上看到一個事情:
一個14歲男孩因為爸爸要在他的房間裝監控,報了警。
這個男孩報警是因為,他認為爸爸侵犯了他的隱私權。
在提及隱私權時,這位父親説:“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裝監控?”
男孩因為沉迷遊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父母為了監督他選擇在房間安裝監控,時時刻刻看着他。做父母的想管着孩子學習,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種做法過於偏激,顯然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實實在在地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
從前偷看孩子的日記本,現在偷偷查孩子的手機,一點點翻找孩子的隱私。到最後,抱怨孩子有事從來不和自己説,有關孩子的事情都是問別人才知道的;抱怨孩子和自己越來越疏遠。
但父母們從來沒想過,如果你有足夠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沒有覺得被侵犯,還會不願意與你交流嗎?
一、惡劣的親子關係
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獨立意識和隱私意識還比較薄弱,父母還是自己的依賴對象,不會向父母隱瞞什麼。因此這個階段親子關係還是很和諧的。
但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隱私意識會大幅度增強,幾乎不會向父母主動説起什麼。父母擔心孩子學壞,就想盡辦法打探孩子的隱私。像上述例子的孩子就處於隱私意識最強的青春期,導致父子關係極度緊張,甚至弄到靠報警來解決的地步。
二、人際交往出現困難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社交對象,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以後的社交方式和的社交心理。
孩子的隱私被父母侵佔的越多,產生的信任就越少,心理防備就會越強。
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如果孩子一直保持高度的心理設防,不願意對任何人敞開心扉,很難交真正交心的朋友。孩子的人際交往就會出現困難。
生活中,家長們要注意孩子在態度和行為的細微變化。
當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私人環境被打擾時儘量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翻孩子的東西,進房間等等也是需要徵求孩子同意的。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時,自然會尊重家長。
孩子知道家長把自己當作單獨的個體,在遇到事情時才會主動和家長提起。在孩子不願意説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或者類似的事情,觀察孩子的情緒。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時,有時候不想跟我説心事時,我就給孩子講故事觀察孩子的反應。
《歪歪兔全情商彩圖讀本》就是我經常給孩子用的讀本。這套書包含的方面很多,性格、性教育、社交、財商、逆商、情緒管理、品格、行為習慣八方面,基本包括了孩子容易發生問題的方面。
有時候我會讓孩子自己挑其中的一冊,看孩子主動選哪本或者逃避哪本內容,就能猜出孩子大概出現了哪方面問題。有時候我猜中了孩子的心事,他既不會覺得我侵犯了他的隱私,還會認為我很懂他。在隱私這方面,孩子很少跟我鬧脾氣。
通過這八大方面的培養,也能幫助孩子在遇到類似問題時能想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從一開始打好孩子的各方面基礎,即使孩子有秘密,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在感受家長的愛之後,會主動與家長溝通。這套書陪伴了我的兩個孩子,教育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點擊下方鏈接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