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添在演講相關研究成果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供圖
中新網廣州1月30日電 (蔡敏婕 邰夢雲)0歲至4歲嬰幼兒處於視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發生的眼病如果不能及時干預治療,很可能導致患者長達幾十年低視力甚至致盲。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30日稱,該院林浩添團隊聯合全球多家機構進行醫工交叉協同攻關,以智能手機為應用終端,研發嬰幼兒視功能損傷手機智能篩查系統。
上述研究成果於1月26日在《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為破解嬰幼兒視功能損傷及相關眼病早期篩診難題提供技術手段。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餘敏斌説,0至4歲的嬰幼兒處於視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嬰幼兒進行視功能評估,以儘早發現眼疾很重要。然而,此年齡段嬰幼兒難以配合傳統的眼部檢查,其視功能損傷容易被忽視或漏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表示,研發團隊通過長期臨牀實踐,發現了一批與嬰幼兒視功能損傷高度相關的異常注視行為模式,並耗時8年,聯合移動醫療及人工智能技術,完成了首個嬰幼兒視功能損傷手機智能普篩系統。該系統將智能手機轉化為嬰幼兒注視行為誘導及數據採集平台,通過播放一段3分鐘的動畫視頻吸引嬰幼兒保持注視,可以實現對嬰幼兒注視習慣和行為模式的實時捕捉。
“通過人臉關鍵點重建和噪音信號濾過等多種技術手段實時監控數據質量,最終保證系統在複雜的現實篩查場景中的穩定表現,適用於醫院、社區、居家等多場景篩查。”林浩添説,研發團隊採集的數據來自3652名嬰幼兒、超過2500萬幀注視行為,並依託天河二號超算中心的數據分析後台,對採集的高通量視頻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用於早期預警異常注視行為,篩檢嬰幼兒視功能損傷及相關眼病。
目前該系統實現了對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上瞼下垂、先天性青光眼、斜視、視網膜母細胞瘤等超16種嬰幼兒常見致盲眼病引起視功能損傷的早期檢測,平均篩查準確率超85%。
林浩添説,該系統將助力多種嬰幼兒視功能損傷相關眼病的早期篩診,有望降低兒保、社區等多場景中嬰幼兒眼病篩診的難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