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 趙萌萌)在國家醫保局最新公佈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中,111種藥品新增納入目錄。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發現,111種新增藥品中有105個是近五年之內獲批上市的,佔了絕大多數。23個藥品是2022年剛剛獲批。其中,注射用羅特西普,這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的紅細胞成熟劑,也是首款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β-地貧創新治療藥物,於2022年1月獲批;洛拉替尼為全球首個第三代ALK抑制劑,於2022年4月獲批。
“創新藥一般是臨牀急需和短缺藥品,具有明顯臨牀防治優勢,從近兩年國產創新藥納入醫保的情況來看,創新藥進醫保進一步提速擴面。”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採訪時表示,從2018年開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不斷調整,調整週期從過去最長的8年調整一次,到現在每年動態調整,今年變化最為顯著。
據中國藥學會和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發布的《醫保藥品管理改革進展與成效藍皮書》顯示,近幾年,創新藥從上市到納入醫保的時間大大縮短,2017年新藥從上市到進入醫保需要4年至9年不等,2019年縮短至1年至8年,2020年進一步壓縮至0.5年至5年。到了2022年,醫保目錄新增的111款藥物中,更是有23款藥物實現了“當年上市當年入保”。
“創新藥物研發投入大,週期長,考慮到新藥上市後市場價值體現、投資回報收回需要更長時間,本次藥物經濟學的評審並未對所有的新增藥品,與參照藥進行一刀切的簡單評審,而是對上市不久的新藥支付標準,留下了更大彈性的上調或調增空間。”國家醫保談判藥物經濟學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劉國恩在2023年1月18日國家醫保局發佈會上説,“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進步。”
對於此次醫保談判,不少藥企表示降幅較為温和,充分展現了對創新藥價值的認可。
“醫保目錄動態調整也推動了創新藥成果轉化提速。曾經,新藥獲批後不能及時納入報銷範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產創新藥的轉化動力。如今,醫保目錄動態調整快速、有效納入臨牀急需,給予創新藥上市後儘快納入國家醫保報銷的機會。”鄧之東表示,“隨着中國醫保目錄用藥和動態調整進一步規範,這將有利於提升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從醫藥產業方面來説,有利於促進醫藥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