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成年人吃飽飯會“打嗝”,會放下碗筷,這些都是自主行為。
但是小寶貝可不一樣,他們有時候挺“貪嘴”,吃飽了還是想繼續吃。或者,個別寶貝特別聽話,會完全聽從媽媽的指令,吃飽了仍然不停嘴。
但這可不應該,這樣的行為對寶寶的脾胃,傷害非常大,寶媽千萬要早點知道!不然,寶貝吃多了、撐到了,可就得不償失了。
新手媽媽逼着娃“喝前奶”,娃撐成大肚皮,急得哇哇哭
寶媽小劉生了頭胎寶貝,親自母乳餵養兒子。
這一天,寶媽在書上看到説,母乳的前、中、後奶成分不一樣,前奶不該浪費,裏面的蛋白含量非常高,必須要珍惜。
瞭解到這個知識點,小劉每次喂兒子時,都格外注意讓兒子把兩個“前奶”都吃光。
有一回,兒子吃完了,扭過頭去,怎麼都不啃再吃了。寶媽就有點生氣,覺得另外一個“前奶”還沒開始吃,兒子就耍賴了,這可不能浪費營養啊!
於是,媽媽就把兒子的腦袋瓜,又擺正了,非逼着兒子吃完。
兒子吃吃停停,寶媽勸來勸去,兒子吃到最後,竟然吐奶了,還哇哇大哭起來。
婆婆走了過來,一見到大孫子的嘴巴邊都是奶,就心疼地訓兒媳:“你看你,也不看着點喂,這都撐成大肚皮了,還餵奶呢!”
小劉這才清醒,懊惱着,自己光注重營養了,卻不小心讓寶寶撐到了。
那麼,怎麼知道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呢?一般會有三種“信號”:
1.聽寶寶的“咕嚕聲”
寶寶很餓的時候,他喝奶會有吞嚥的“咕嚕聲”,使出的力度也是較大的勁。這種吸吮的聲音,媽媽能夠聽得見。
但當寶寶快要吃飽的時候,他的吸吮力度沒那麼大了,吃的渴望也降低了許多,咕嚕聲自然減小了,還會自動放棄繼續吃。
2.看寶寶“扭頭”沒有
寶貝吃飽了之後,會有胃區的飽脹感。這種感受會通過神經傳遞,反饋到寶貝的大腦中樞,然後寶貝大腦接到指令之後,就會傳送到嘴巴,指揮寶貝脱離母乳。
因此,當寶媽看見寶貝扭頭了,不再盯着管飽的“工具”了,就説明寶貝已經吃飽了。
如果媽媽逼着寶寶繼續吃,寶貝會很抗拒。這是寶寶最原始的條件反射,無師自通。
3.看寶貝的狀態
吃飽了的寶寶,可以安靜地睡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小表情。
可是很飢餓,沒有吃飽的寶寶,很快就又會難受起來,肚子空空,不想睡。或者,寶貝睡了一會兒,就又醒了過來。
這種情況下,寶媽就要給娃增加餵奶量了,避免寶貝被餓到。
讓寶寶吃撐,危害不容小覷,這真不是兒戲!
有的寶媽覺得,一個小寶貝吃撐一次兩次,應該不算什麼大事吧!不,這還真是很大的事情,對寶寶的身體來説,吃撐比餓着更可怕!
寶寶吃撐了,腹部會隆起來許多。還特別容易哭鬧,小便次數增多,睡不安穩,精神煩躁。
要知道,寶貝的脾胃功能不夠完善,寶貝吃撐了,容易損傷脾胃,消化不良。甚至,寶貝會吐奶、腹瀉等,影響到睡眠休息。寶寶會很遭罪,大人也跟着操心。
這是非常嚴重的事兒,真不能兒戲。
那麼,母乳餵養寶貝,到底多久一次正合適呢?
最科學餵養方式是:
在寶寶第一個月時,寶貝餓了,或是媽媽漲奶了,就要喂寶寶了。這種按需哺乳方式很不錯。
對媽媽餵奶頻率和次數,以及時間方面,都沒有太嚴格的要求。
當寶貝一兩個月之後,寶貝就可以間隔3個小時吃一回奶,一天吃上8次左右。
還有,最好是寶媽可以給寶貝固定時間,比如,每天早6晚9,中間每隔三個小時吃一次。然後,寶媽後半夜三點左右,再給寶貝喂一回奶。
三五個月的寶貝,餵奶頻率要平均4個小時一次了,每天餵奶7次就差不多了。
半歲左右的寶貝,寶媽可以嘗試着添加輔食,這樣晚上時寶貝更扛餓了,基本可以不用喂夜奶了。
直到寶貝一週歲,寶媽就算熬出頭了。
其實,餵養寶貝真的有很多的學問,單看寶寶是否吃飽這件事,就對寶媽提出了要求。寶媽要學會如何給寶貝母乳,才能避免寶貝吃撐到。
可見,每位寶媽真都挺辛苦,互相勉勵加油吧!等寶寶長到一週歲,寶媽們就勝利了。